|
|
|
|
建国初,域内居民衣料以土布、细布(俗称“洋布”)为主。斜纹、华达呢、咔叽、条绒布视为上品。普遍欢迎结实、耐用布料,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在家里,一件衣服往往是大人穿了给大孩改,大孩穿了再给小孩穿,穿补丁衣服者常见不鲜。建国后,60~70年代,化纤、合成纤维面世,穿着品种有了变化,但是衣料颜色多是黑、灰、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服装面料趋向呢绒、丝绸等中高档品种,花色多样。御寒所用棉絮,多半亦由丝棉、驼绒、羊绒、鸭绒取代。 服装式样,建国前,多是对襟、大襟中式短衣长袍,大档裤,少数人穿中山服、学生服、西装和马褂。妇女则多穿大襟上衣或旗袍。建国初期,长袍日少,列宁装流行。“文化大革命”中,盛行“红卫服”,宠爱军绿色。妇女夏季穿裙子,但式样单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工资增长,衣着消费增长较快,1993年人均购买衣着费用为322元,比1981年增长6倍。服装式样讲究,款式新颖、色泽艳丽、富有个性和时代感的西服、茄克衫、猎装、牛仔服、毛绒衣、羽绒衣、风雨衣、呢大衣、皮大衣等流行,服式已由一般的穿着向美化方面发展。 穿鞋也有很大变化。建国前,普通居民多穿自制布鞋,皮鞋很少。雪雨天,一般居民买不起胶鞋,多穿草鞋、旧鞋或“泥屐”(一种和脚大小、式样差不多的木板,下边钉两个“齿”,穿时用绳子绑在脚上)。建国后,胶鞋、胶底鞋、塑料鞋、皮鞋流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穿布鞋、胶塑鞋者日渐减少,大部分为各种式样的皮鞋、旅游鞋取代。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