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域内劳动人民谋业困难,多数人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贫困。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大批青壮年陆续就业,居民家庭固定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93年,两次进行工资改革,为职工多次调升工资,职工收入大幅度增长。城乡居民积极兴办各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年消费1950年150元,1988年1802元,1993年达到2268元。人民在食、穿、用、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食】 域内居民食粮历来以小麦粉和玉米粉为主。建国前,多数劳动人民收入微薄,平时仅能以一种含麸量高的小麦粉——黑面和玉米面为主食,部分无固定收入的居民,经常处于吃了上顿愁下顿的困境。副食品以蔬菜为主,且多系萝卜、白菜、茄子、黄瓜、葱、韭菜等大路菜,逢年过节、婚丧大事、招待亲朋,始购豆腐、粉条及少量肉食。建国后,随着居民收入增加,食不饱腹现象消除。50年代开始,粮、肉、油等食品,先后按人计划供应,生活水平不高,特别是1959~1961年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期间,粮、油、菜、副食供不应求,实行低标准、瓜菜代。一度每人每月不供肉,仅供一斤豆腐,居民仅供二两油,生活水平下降,不少人出现浮肿。1962年开始逐步好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居民主食逐渐以每100公斤小麦出90公斤左右面粉的“标准粉”和稻米为主,同时供应少量精粉(俗称“富强粉”)。1989年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品种多样,居民随意购食,玉米面等杂粮成为居民调剂胃口、尝鲜食品。市场蔬菜品种繁多,粗细兼有,冬春淡季,既有南(方)菜入秦,又有鲜菜出棚,一年四季鲜菜不断,副食品更加丰富。至1993年,居民人均年食猪肉12.95公斤,比1980年的10.56公斤增加2.39公斤;人均年食鲜蛋12.4公斤,比1980年的5.34公斤增加7.06公斤。禽、鱼、奶、水果等食品,随意选购。据莲湖区商业局副食零售量统计:1980年与1990年相比,猪肉由409吨上升到9289吨;鲜蛋由49吨上升到2343吨;水产品由不到1吨上升到3036吨;食用植物油由542吨上升到9892吨;酒由411吨上升到489吨。适应居民工作快节奏和注重营养需要,各种快捷、方便食品,保健食品,风味食品进入千家万户。饮食结构已由“主食型”向营养丰富、种类齐全的“副食型”转变。许多居民平时亲朋聚会,节日家人团聚,庆贺长辈生日,为讲丰盛,增气氛,图方便,还到饭店餐馆包席。 【穿】 建国初,域内居民衣料以土布、细布(俗称“洋布”)为主。斜纹、华达呢、咔叽、条绒布视为上品。普遍欢迎结实、耐用布料,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在家里,一件衣服往往是大人穿了给大孩改,大孩穿了再给小孩穿,穿补丁衣服者常见不鲜。建国后,60~70年代,化纤、合成纤维面世,穿着品种有了变化,但是衣料颜色多是黑、灰、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服装面料趋向呢绒、丝绸等中高档品种,花色多样。御寒所用棉絮,多半亦由丝棉、驼绒、羊绒、鸭绒取代。 服装式样,建国前,多是对襟、大襟中式短衣长袍,大档裤,少数人穿中山服、学生服、西装和马褂。妇女则多穿大襟上衣或旗袍。建国初期,长袍日少,列宁装流行。“文化大革命”中,盛行“红卫服”,宠爱军绿色。妇女夏季穿裙子,但式样单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工资增长,衣着消费增长较快,1993年人均购买衣着费用为322元,比1981年增长6倍。服装式样讲究,款式新颖、色泽艳丽、富有个性和时代感的西服、茄克衫、猎装、牛仔服、毛绒衣、羽绒衣、风雨衣、呢大衣、皮大衣等流行,服式已由一般的穿着向美化方面发展。 穿鞋也有很大变化。建国前,普通居民多穿自制布鞋,皮鞋很少。雪雨天,一般居民买不起胶鞋,多穿草鞋、旧鞋或“泥屐”(一种和脚大小、式样差不多的木板,下边钉两个“齿”,穿时用绳子绑在脚上)。建国后,胶鞋、胶底鞋、塑料鞋、皮鞋流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穿布鞋、胶塑鞋者日渐减少,大部分为各种式样的皮鞋、旅游鞋取代。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