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订婚 旧社会订婚凭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订媳妇,先由男方家备酒筵请媒人,谓之“央媒”。经媒人说合,择吉日备酒肉,由媒人送往女方家,谓之“上门”。女方家若允婚,即将礼品收下;若拒婚,则不收礼品。嗣后,男方家再择吉日,带着4件、6件、8件、12件不等的厚礼,由长辈同媒人一起前往女方家,女方家让女出拜。午间,款待以酒菜面条,谓之“带汤”。若设酒席盛情招待,谓之“大带汤”。接着,男方请所谓“星家”合婚,告知男女年庚,由星家合算,以所谓命相与日期不冲犯为吉日。结婚日期确定后,与女方家商妥。一般订婚与结婚相隔日期,视男女双方年龄而定,最短者数月,最长者10多年。结婚年龄普遍都在十七八岁左右。家境贫穷的男子在20岁以上至30岁左右,女子则不超过20岁。订婚纳彩时,由男方择吉日下帖。届时,备酒筵请媒人及女方家族亲友,将聘金及布匹、衣物等放在桌上,谓之“送礼”。新郎穿着整齐,出拜媒人及女方家族、亲友,谓之“谢媒人”和“拜丈人(岳父)”。随后,由媒人和女方家族将所陈列的聘金退出若干,谓之“回礼”。筵席结束后,由男方偕媒人将所置衣物送往女家,女家设宴款待,谓之“接礼”。女方出嫁前几日,家族及亲友分别馈赠衣料及钱币,谓之“送添箱”。结婚前一日,男方须把一套女式成衣送到女方家里,并商量次日去客多寡及有关事宜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婚嫁习俗逐渐发生大的变化:一是实行婚姻自由,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由父母包办买卖成婚者急剧减少。二是订婚年龄普遍推迟。三是城市中的婚姻介绍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应运而生,工作活跃。 结婚 结婚前夕,男方要邀请四邻青年男女,商量有关事宜。根据女方妆奁多少,预先安排搬取人员,并请男性年长者(须有原配偶)或者村长负责带领。婚日,迎亲者(有男有女)偕吹鼓手前往女家,女家酒食款待。随后,由抬妆奁人员先将嫁妆抬走。此时,新娘须着男方带来的红衣,头戴凤冠,盖以红布(又名盖头),静候上轿。接着,由送女属中一人,持火炬烘轿内,并绕桥三圈,谓之“燎轿”。然后抱新娘入轿,鸣放鞭炮起轿。轿左右有二人扶着,谓之“帮轿”。送新娘的男女乘牲口尾随,谓之“送女”。男方家大门两旁竖草捆,用红布覆盖。如门外有碾子,也须覆盖。新郎披红插花,恭候轿至,并有平辈二少妇专等接轿。轿落地后,有一人燎轿周围,并鸣炮。随后,由女方家属二少妇扶新娘出轿进门,谓之“扶女”。接着,新郎新娘跪拜天地、祖先、月老等,谓之“拜天地”。礼拜毕,入洞房。男先入,踏炕四角后出,扶新娘入。两人并行,谓之“挤门”。入洞房后,新娘坐在炕边,新郎用红筷子挑去新娘盖头的红布,谓之“揭盖头”。午间吃饭时,先由新郎跪拜女方亲属,后由姐丈陪同新郎、新娘,回转筵席前,逢人即拜,谓之“转园”。亦有新郎新娘游村转巷“转园”的。晚间,新郎新娘交盏换杯,换吃面条。接着,青年人开始闹洞房,至午夜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宣传贯彻,封建买卖婚姻已被废止,结婚仪式比较简单。迎亲不用花轿,一般用拖拉机、汽车。嫁妆逐渐向高档耐用品发展。男女双方筵席一般比较丰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举行集体婚礼已在城乡兴起,即由共青团和妇女组织筹备,在“五一”、“十一”等节日期间,由主办单位将结婚者集中在一起,用糖茶招待,唱歌跳舞,婚礼仪式后欢度蜜月。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农村亦有)青年结婚在添置衣被、首饰、家具、家用电器、用小轿车迎亲及结婚筵席等方面,互相攀比、大摆阔气之风渐盛。离婚率也逐年上升。 回门 结婚次日午饭后,女家下帖,迎女婿及女儿回家,谓之“回门”。第三日,女家设筵席款待女婿,邻居备酒肉前往祝贺,谓之“看女婿”。下午,夫妇同归。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