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CHAAD]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耀县传统的药王庙会,表达了故乡人民对孙思邈的崇敬与怀念之情。“曼衍鱼龙百戏场,分棚啸侣各行觞。春人来去纷如织,箫鼓千村赛药王。”清光绪时知州顾曾烜的诗句,正是药王山庙会的生动写照。 二月庙会,是因纪念孙思邈忌辰而起。清同治十一年孙家原合社弟子所立“唐代敕封妙应真人之先茔碑”记载:“(孙真人)退于五台……二月十五日羽化”。早年庙会先从药王故里孙家原开始,然后转向药王山。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孙家原庙会一度中断,八十年代重新恢复。并从正月初一起,就揭开了序幕,可谓盛况空前。 孙家原庙会从每年正月二十七日起,孙家原群众即从本村焦、张、李、蔡四大姓中公举七人为主事,进行庙会前的准备工作。从各家凑面凑油,集中三天时间,为药王“炸盘”(一种油炸面食供品)。三十日这天,清扫药王庙,悬挂宫灯,张贴对联,并摆设祭器,献上供盘。下午,鼓乐喧天,香烟缭绕,庙会宣布开始。二月初二为正会,晚上唱“天明戏”。初三庙会结束,共演戏三天四夜。庙会期间,村里村外,商贩云集,亲朋不断,家家有人满之患。庙会结束后,油炸供盘即由主事者派人送至各户,分享药王遗惠。 药王山庙会药王山庙会,北宋时已在南庵静明宫举行,明嘉靖时中心道场,开始移向北洞。“于是,向往五台者,自千里外不绝也。”(见《五台山志》)旧例是城内四街轮流办会。二月初一开洞门,初二为正会。群众除上山烧香外,还要带上孩子请药王“戴锁”或“换锁”,祈求药王保护,直到十二岁为止。明代会期较长,“秦人男女无远近少长,人马丁攘之声尽夜,经月余不绝。即秦晋藩王、士大夫糜不登临而拜。”(见清顺治十一年《施饭碑记》)清末至民国期间,会期改为十天,即由初二起会,初六开始演戏,十一日结束。 二月二庙会期间,四面八方,商贾云集,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南北两路,途为之塞。山上香烟缭绕,钟磬喧天,人声鼎沸,万头攒动,大有无地憩足之叹。最后一天为庙会高潮,往往是万人空巷,倾城而出。还有“路畔灯”,从县城东门外开始,沿上山南路两旁一直栽到一天门前,每灯相距一丈左右。至黄昏时分,随着东城楼上冲天花火,路畔灯一齐点亮,蜿蜒曲折,望若星灿。少顷,狮子、龙灯开始上山,灯火辉煌,锣鼓震天,人流如潮,欢声雷动,好一派热闹景象。火龙多从庵坡而下,穿行于古柏丛中,斗折蛇行,时隐时现。又有多处铁渣花火,倾天而泻,此起彼落,光辉灿烂,蔚为奇观。晚上唱通宵戏,午后开锣,黎明收台,好事者竟彻夜不眠。药王大殿又有自乐班献唱助兴,管弦悠扬,别有一番情趣。 解放后,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药王山的全面修建,二月二古会更是盛况空前,平均每天上山游人有万人左右。1987年正会日,恰缝星期天,游人多达5万之众。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