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订婚 订婚,俗称“问媳妇”。清末以前,婚姻论门第、序班行,媒氏来往,父母同意,即可成婚。男女双方互不见面,如同“布袋买猫”。辛亥革命后,先由媒人摄合,并于红纸庚帖上详载男方生辰八字①,送至女家,再将女方生辰八字带回男方。三日内诸事顺当,则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有冲犯,称作“咬婚”,庚帖退回,从此不提。如不冲犯,“媒人”便将彩礼、衣物、妆奁送往女家,女方开据“允帖”转交男方,谓之“合婚”。也有不写庚帖,单凭媒人口头说媒定亲的。建国后,由介绍人“架桥牵线”,男女见面,互赠礼物。初步同意后,女方家属赴男方“看家”。历经一段,互相了解,情投意合,双方偕同介绍人购买衣物,约定日期,举行定婚仪式,俗称“过礼”或“吃面”。这天,男方设席款待来宾,亲友多带衣物、钱币祝贺。从此,婚事即定,年节时辰,礼尚往来。 结婚 结婚,俗称“娶媳妇”。旧时,由男方择良辰吉日,将结婚时辰、沿途忌讳、礼仪程序书于红笺上,派媒人送往女家。女方言允后,各自开始备办结婚之事。亲友则为出嫁女子送首饰、衣物、器皿和钱币,称为“添箱”。并聘请妇女中尊长者为其开脸上头(拔除额头或颈部汗毛,将长发挽结于头上)。结婚之日,男方先在堂屋供奉祖先牌位,然后备轿车二辆,按所择吉时,迎娶新妇。至女家,将所带“岁数馍”(按女方年龄数所带的蒸馍)送给。简单用饭后,新妇即头顶盖头,身着凤袍,足穿绣花红鞋,由弟妹或兄嫂挽扶上轿。在梳头妇女陪伴下,从原路线而返。姑、姨、婶、妗、姊、妹等亲送嫁奁尾随而来。行至男家门口,新郎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肩披红绸,礼宾引路,对轿车作揖,揭开车帘,迎新妇下车。“相礼”者向车上撒铜钱。这时,一人手提烧红的铧尖,浇注食醋,绕车三圈,意为辟邪,称之“打醋苔”。渭河北边一带,则向轿车投掷四个蒸馍,在榆树条上拴辣子、核桃、枣,绕车跑三圈。新妇进门时,由执事人口唱歌诀,手提木斗,内装麦麸、谷草杆、核桃、枣等向其身上投撒,俗称“撒草料”。进入洞房后,新郎用扞面杖挑去新妇盖头,拉上炕绕转一周,叫做“踏四角”。新郎踏三角而下,新妇按所择方向坐酒(或醋),谓之“坐福”。渭河北则是让新妇坐凳子,蹬“圣子”②,新郎戏打新妇三拳。午时,宾客即席,新郎新妇立于天地桌前,男左女右,对天地牌位行三叩首礼,称为“拜天地”。再拜先祖、媒人、来宾。礼毕,由媒人将双方所持庚帖摆在桌上,换帖互拜。送女者将箱柜钥匙交新郎,新郎即付封钱。至夕,新郎新妇吃合喜面,饮交杯酒(两酒杯用红线连结,交杯换盏而饮),随即“入洞房”。此时,小伙、姑娘们俱来耍媳妇,多以猜迷、磕头、打趣、偷房等方式取闹。习惯上有三日不空房,三日不熄灯,三日无大小之俗。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到结婚年龄,持介绍信到乡(镇)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选定日期举行结婚仪式。婚前仍有“添箱”之俗,男方向女方送箱柜、衣物、棉花、钱币等。迎亲时,新郎新娘多乘自行车、手扶拖拉机或汽车。部分地方还保留着女子出娘家,脚底不粘土,母亲不伴送的讲究。结婚仪式已较简单,一般只“拜花堂”,跪拜改为鞠躬。亲友或送衣料或搭“干礼”,主人设席,新郎新娘斟酒敬客。女家向帮事每人各赠一方小手帕表示谢意。是晚,仍有“耍媳妇”的习惯,并放映电影助兴。近年来,政府还组织集体结婚,有的还旅游结婚,一般只邀请至亲好友,以糖果烟茶招待。 婚后,女家要请女婿,多在第二天举行,新郎新妇同去。回家后,新郎领新妇祭祖认坟,拜翁姑、宗族,开始下厨做饭。第四天,新娘单独回娘家“住十”③,俗称“回门”。一般只住三天,即被新郎叫回,谓之“赎十”。赎十至家,有的在门口搭木板称“金桥”,让新妇通过,趣逗欢闹;有的给本家兄嫂脸上抹红,或将公婆打扮成丑陋相,骑牛游村,让新妇随从,遇老下拜。现时,仍有“请女婿”和“回门”之习,但不讲形式,更无繁琐礼节。 回族婚娶较简单,订婚与汉族略同。惟结婚时,由阿訇作公证人,并诵经。男女拜花堂时,由姑姑给新娘封钱,称为“压箱钱”,以后,男方一般不可动用。婚后三日亦有“回门”之俗。 再婚 清末以前,妇女受封建礼教束缚,“一女不嫁二男”,夫死不能改嫁,讲究在家守节。辛亥革命后,一般妇女为维持生计,始行改嫁,然关卡极多。婆家从中谋取重利,娘家又常索得财礼,两家纳彩。办一寡妇,实为难事。待娶时,形式却极简单,不动鼓乐,不设酒席,黄昏车至,天黑离村,夜间拜堂。现时,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由,寡妇另嫁,亦为喜 事,同样受到婚姻法的保护。 ①生辰八字——旧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 ②圣子——旧时,农村织布机上分隔经线的部件。 ③住十——旧时,新娘回娘家住十天。现时,一般住三天。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