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朔旦、朔日、元正、正日、正朔等。民国以来,称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是本县农村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人们就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庭院,布置内室,谓之“扫舍”。二十四日即为“交年节”,街巷村舍,开始敲锣打鼓。三十日,除药铺外,百业封门,户户贴春联。是晚,称为“除夕”,是除旧迎新的一晚,合家团聚,包饺子,庆贺丰收和团圆。同时,献饭祭祖,焚香祀神。初一黎明,大喜大庆。男女老少,更换新衣。先给祖宗烧香,再给长辈“磕头”;长辈为了表示关怀,要给少者压岁钱。平辈相遇,拱手致贺。家家户户都吃饺子。村镇之中赛锣鼓、演戏、耍社火,直至正月初五。建国后,为欢渡春节,广大农村和城镇机关,普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们备年货、添家具、买衣料。除夕之夜,贴对联、放花炮。废除了烧香焚烛、敬神祭祖、终夜守岁及磕头之习。大年初一,老少早起,更换礼服,鸣炮迎春。早饭仍吃饺子。乡友邻舍,登门拜望。老少见面,互相问候。师生、师徒多以年画、贺年片相赠。当地驻军、人民团体、农村社、队举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开展文化体育比赛。共青团、少先队也组织青少年为烈军属、“五保户”担水,扫地。城乡各地张灯结彩,庆贺新春。正月初二后,访友走亲“出年门”。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是夜,“一年明月打头圆”,称为元夜。古时“夜”即为“宵”,故又称元宵节。从正月十二日晚开始,小孩普点花灯,群聚街头,争放鞭炮,赛灯观火。十三日至十五日晚谓之“灯节”,家家门前悬挂五色彩灯。有的村镇要“社火”、走“芯子”、踩“高跷”;有的跑“竹马”、行“旱船”、耍“狮子”、摆“龙灯”。尽情欢闹,深夜方散。十五日晚为“灯节”高潮。在民间,出嫁女子,须回婆家。黄昏时,先向祖坟“送灯”,然后,家中张灯,各种灯具,盏盏点亮,谓之“驱虫害”。为取团圆吉利之意,户户皆吃元宵。建国后,正月十五闹元宵之习更盛。政府常常组织“社火”、“烟火”活动。文化部门举办“灯会”、“灯展”,开展灯谜竞赛,进行文艺调演。 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古时,五月称恶月,传说这月里常瘟疫滋生。于是,人们把五日又看成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日子。因而农村未满周岁的小孩,都要到外婆家过节,谓之“躲午”。又说,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就以“粽子”投江祭奠。因而端午这天清早,家家要在门口插艾蒿,吃粽子。午后煎蒲艾及百花汤沐浴,饮菖蒲雄黄酒以辟邪除疾。并用丹砂、雄黄涂抹儿童耳鼻以辟虫。用五色丝线拧在一起,缠在小孩手腕、腿腕或脖子上,俗称带“花花绳”。有的用棉布和丝线绣成小巧玲珑各种形状的“香包”,内放丹砂、雄黄及香料,佩带小孩身上以驱虫,散浊气。现在,人们仍吃“粽子”,给小孩耳鼻涂抹雄黄、丹砂,带花花绳。并在当日采集百草、艾蒿,将其妥善保藏,作为民间验方的用药。一些地方订了婚的女子节前要给男方送草帽。婚后头年,娘家给女儿送凉席、雨伞、竹帘等物,称做“送时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过去,已婚女子这天必须回婆家过节。至夜,当明月从东方升起,家家庭院摆设香案供桌,献糖饼瓜果。全家人一起拜月、祭月、赏月。祭毕,将祭品分给大家。若有人不在,得将所分部分留下或寄去,表示一起团圆。现在,仍有赏月之习,还讲究在节前以渭南特产“水晶饼”馈赠亲友。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叫“重九”。古时以九代表阳数,也称“重阳”。那时,士大夫往往在此日结伴登高,设宴饮酒,赋诗抒怀,称为“重阳会”。民间则以糖、油、麦面、大枣做糕食之,俗称“重阳糕”。还有为新婚女子馈送重阳糕,表示“步步登高”。现在登高之俗已除,娘家给新嫁女子送重阳糕仍然流行,且将其做成花、草、虫、兽、农具等9种形式,每式成双,连送3年。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腊八节。凌晨,户户用米、豆、干果、豆腐、肉菜,熬煮成粥,称为“腊八粥”。除自食外,邻舍之间还相互赠送。有的用粥涂于果树,或喂家禽家畜,以期树茂果硕,槽头兴旺。现在,习惯午时煮大米面条,加入肉菜、豆腐、粉条之类,做成“腊八面”食之。 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节日:大尔德即“开斋节”。在回历9月封斋后的第29天黄昏时,若望见新月,第二天就为开斋节,否则就推迟一天。小尔德即“宰牲节”,在回历12月10日这天,教徒们宰牛杀羊作献礼,亦称“古尔拜节”或“牺牲节”。过“圣纪”,均在教历3月,教民要在该月纪念穆罕默德,故称圣纪月”。现在,因回汉长期杂居,若遇“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回民也随汉民过节,不讲究形式。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