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居住 榆林城素称“小北京”,群众住宅多为“四合院”砖木结构瓦房,院落有一进、或二进、三进(穿院)。过去富户门庭楹角雕刻,内外各设迎墙照壁,大门以里又设二门,还有过庭。大门、住房五脊六兽阳合瓦布顶,门路台阶整齐;正房多为五间,穿廊虎抱式,其旁各另设耳房,多作厨房或库房,左右厢房或居住或为书房、厨室等。富户也有住砖窑的,窑上建砖木结构房,多作书房或储存货物。一般居民住一进两开平房,院落也小。东南农村群众以住窑洞为主,有土窑、接砖、石面土窑、石窑、砖窑。西北农村多住沙土打墙木椽“一欠欠”土房或“马鞍”形土房,不少穷户住“柳笆土庵子”,也有少数较富裕农户住土瓦房。70年代以来,机关、事企业单位兴建楼房作办公室或家属住房(详见《城乡建设志、民居》)。 80年代,人们经济条件普遍好转,城乡大兴修建住宅,新宅大多为砖窑、石窑或钢筋混凝土楼板房,也有不少楼房。窑房在传统的形式上多有改进,造型新颖美观,布局合宜,使用舒适方便安全。一般将两孔(间)或三孔(间)设为一居套,分会客室、卧室、厨房等,水磨石地板、瓷砖壁纸饰墙已很普遍;院内倒座小窑房,做厨房或存放杂物。农村窑洞也大多以玻璃窗取代过去的木格麻纸窗户,其他厕所、畜棚、地下储藏蔬菜窑等俱全,方便生产、生活。境内西部农村住宅较差,现多数家户仍住土瓦房。 榆林人建造宅居历来讲求“座字”,认为宅居座字与家族贫富、人丁兴衰有关,迷信忌讳颇多。往往请阴阳先生“看座宅”,“土旺”间不动工,动工须择“黄道吉日”。修建窑房最重视“合龙口”或“上梁”,当窑房大体建成,在正中窑拱上留一小缺口,谓之“龙口”,选定吉日,正午时分,聚会工匠及帮工亲友、焚香烧纸,拜天地、安土神,敬献油糕、酒食,燃放鞭炮;由一肩披红布匠师边手撒五谷、碎糕馍,边唱念祝祷主人、工匠平安词语,然后将窑口正中所留缺口用砖(石块)砌好,即合了“龙口”,再将历书、红筷、五色线、小红五谷缚钉于龙口处(亦有将这物称置入龙口里的),窑腿贴喜庆红对联。下午不出工,设宴招待工匠和前来庆贺的亲友,此外还要酬谢主要工匠,赠送一块红布(现一般赠一块红缎被面)及烟酒。“上梁”礼仪大体同“合龙口”。 住新窑房乔迁时,也需择吉日“暖窑”(暖房)。主人设酒宴,亲朋好友、邻居皆携带喜酒等礼品,小孩拿字画(讲究空手不来祝贺),纷至祝贺“暖窑”。 旧时,榆林城、镇川富户居室陈设的家具很讲究,木器具多选用榆木料制成,做工精细,有琴柜、琴案、大竖柜、门箱竖柜、八仙桌、屏风等,均彩绘油漆得“红油板锃”。另置穿衣镜、插花瓶、自鸣钟等用品。生活器具有铜茶壶、铜脸盆、铜灯台、铜锅……餐具多为细瓷器。炕墙、炕围油漆彩绘,满炕铺毡和地毯,盖绸缎被褥,有的卧室配置雕花暖阁。榆林城一般居民家庭炕面都以麻油赭石渍光,铺有绵毡、盖布被褥,木制家具不多,一般陈设一对门箱竖柜,一个琴柜,水缸、菜瓮、米瓮、醋坛、酱罐等都是陶瓷。农村贫苦之家多为土炕、席片、破沙毡,大人小孩合用一块破被的很普遍,有褥子的家户不多,木制家具仅一对门箱或两只木箱,水缸、菜瓮、盛饭盆、吃饭碗都是粗陶瓷,舀饭多用木勺。 50—60年代,搪瓷脸盆、搪瓷碗、暖水瓶等工业品先后进入城镇居民和农村家庭。70年代大多数家户一人一被,普遍有褥子,缝纫机、手表、自行车逐步普及。80年代以来,大衣柜、高低柜、写字台、五斗橱、组合柜代替了门箱竖柜,绵毡、地毯、毛毯代替了黑沙毡(山羊毛毡),沙发代替了木板凳。塑料制品广泛使用。城镇和大多数农村使用电灯,家用电器正在普及,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电风扇已不稀罕。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