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衣着 民国年间,富裕者绸缎长袍,外套马褂,戴黑瓜壳帽或礼帽;阔妇穿绸缎袄裤,围系齐腰各色长裙,新婚妇女服色大多大红大绿。贫穷者多穿自染、自缝的土布衣服,以青蓝色为主。男子多穿“对襟”式上衣,布结纽扣;妇女穿右衽大偏襟袄,结布“纽门”和“核桃圪达”扣。男人也有穿大襟长衫的,外套坎肩,腰束布带。男女裤皆为大裆裤,前面不开口,裤腰宽大,穿时叠折系带,裤腿口扎带。贫苦农民往往冬夏服共用,去棉絮即夏衣,充棉絮为冬衣,有的人缝制一套衣服,穿十多年,补丁压补丁纳补,称之为“纳袄”,安崖、董家湾一带有富裕农民为经久耐用还新缝“纳袄”。暖季农民不穿鞋袜,赤足下地劳动。赶集上会、走亲访友时穿自制圆口布鞋,鞋帮多为“遍纳”,老年人穿软帮船形双梁“牛鼻子”鞋,榆林城富人有穿皮鞋的。冬穿布袜子、棉布鞋或“毡窝子”,头戴棉帽、毛皮帽、毡帽。妇女喜穿绣花鞋,有新婚少妇鞋上还带银铃,走路有声。人们普遍内穿“肚兜”,12岁以下小孩,穿“红肚兜”,夏秋不穿衣,光屁股,幼童胸前系“帔帔”(防弄脏衣服),天冷时臀部系棉布“屁帘”(防冷潮)。农妇劳作时系高胸“前襟裙”。北草地(境内西北部草滩地区)人冬季多穿皮袄皮裤,贫苦农民经常穿破皮袄,对此有民谣:“白天穿,晚上盖,天阴下雨毛朝外,虱子咬起墙头晒”。10多岁娃娃暖季一丝不挂,寒天裹一领破皮袄。 30年代,榆林城青年人穿中山装西服、“制服”增多,妇女多穿中短袖中式上衣,年轻女子喜穿旗袍,布料多用阴丹蓝洋布、斜纹布等。50年代,干部职工普遍穿灰、蓝、黑中山装、列宁式“制服”,青年妇女多穿圆领、翻领“制服”。农村男子仍着对襟上衣、中式裤;羊肚手巾包头朝前扎,称“拢手巾”;妇女劳动时也朝后头拢手巾。一度干部职工流行戴鸭舌帽、八角帽。60—70年代,城乡居民多穿平布斜纹、卡叽、条绒。服式随着布料的花色增加,质量有所提高,式样有所变化,男青年时兴穿中山服、军便服、学生服;女青年穿圆领服、大翻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加之接连不断地搞政治运动,批判所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除少女穿花衣服,男女多数人的服色以黑、蓝、灰为主。“文革”期间,一时男女青年盛行穿草绿色军便服,戴草绿色军便帽,以示其“革命化”。70年代中期,青年人时兴穿窄、短、瘦上下衣,有的裤腿口窄为6寸,城乡人们普遍在裁缝铺缝制衣服穿,买胶鞋、塑料底布鞋、尼龙袜及绒、线衣穿的人越来越多;农民“拢手巾”多改戴布帽,做鞋面多用春服呢和条绒(灯芯绒),所穿皮袄多外罩布面。 80年代以来,随着化纤纺织品增多,服装加工业发展和市场活跃,衣着逐步多样化,大多数人买衣穿;各种质地、花色品种的布料增多,衣服的款式不断更新,追随大城市服饰变化,赶时髦衣着。流行的主要服式有青年服、西装、夹克服、牛仔服、运动服、毛料大衣、风雪衣、羽绒服、女子健美裤等,年轻女子穿戴尤其新颖别致,色彩缤纷,仅裙式有长裙、短裙、超短裙、西服裙、一步裙、百折裙、连衣裙等各式各样,农村青年同城市青年一样追求新款服饰,打扮入时。冬季,青年人多不穿棉衣,喜穿绒衣、毛衣,笔挺套服,外套呢料长大衣、短大衣,脚穿各式皮鞋,锃亮发光,追求潇洒大方。 发型首饰 明代,成人男子在头顶束发。清代,男子随满族风俗,留独辫垂脑后;未婚女子梳长辫系头绳,已婚妇女盘“元宝式”发型,光绪年又改盘苏州妇女“圆钵”式发型。富家女子发鉲银簪玉簪,饰戴金耳环、玉耳坠、金戒指、银手镯(式样有板镯、拧镯、圆镯)、玉手镯等,珠光宝气,搽脂抹粉。民国年间,男子去长辫,或剃光或留发披于脑后至脖项,城里商人、职员、政府官员及学校师生留分头、平头等发式,女学生、女职员留齐耳短发,俗称“短帽盖”,前梳“刘海”,闺女仍留单辫拖脑后,扎红头绳,普通家庭妇女多留披肩长发,有时用银簪或玉簪在脑后盘梳成圆头,外罩黑色棉线或丝线发网。男孩子多在头顶留护穴发,称之“锁锁头”,有不少男孩子脑后留宽寸许,长二、三寸的头发,叫“后扯毛”。为保平安,亦有将男孩头发梳成许多小辫,向女孩一样打扮。小女孩则多梳双股辫。不少娇贵儿童佩带银项圈、“长命锁”,银质锁上刻“长命富贵”、“福禄寿”等字样,小手腕系银铃“棒槌”及带小银手镯。 50—60年代,城镇男青年普遍留平头、分头、偏分头、大背头,农村成年男子多剃光头,亦有青年农民仿效城里人留分头,将下部发剃去,俗称“锅圈子”头;城乡青年妇女多梳长双辫,也有留短发的。“文革”时期破“四旧”,强迫许多妇女剪去长辫,留短辫或短发。 80年代以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装饰、发型不断变化翻新。尤其是城镇女青年追求时髦发式,烫发、染发、留披肩发、拔丝发、蘑菇头、妹妹头……流行发式应有尽有,不少农村女青年也竞相仿效,打扮入时。抹口红、染指甲、搽粉、戴耳环、金戒指、银镯、系金项链的女子越来越多。不少男青年留长发,蓄小胡。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