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汉滨区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汉滨区岁时节令习俗(1)

2012-6-12 15:44: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一、立春
    立春俗称“打春”,有“新春似大年”之说。清代官府于此日举行隆重祭祀,由兴安府主祭,镇台、县知事陪祭。在春场(今东关外二道牌楼附近)挖好深坑,内放鸡毛,备牛套犁杖,待众人齐集。但见炕内鸡毛微动,即鸣炮、击鼓、奏乐,祭祀官焚香礼拜,观众蜂涌向前,迎春接福。知府执鞭打牛,表示耕耘稼穑,然后游行回府。衙门“头子”用泥做“牧童耕牛”赠人,以示“春早牛肥”、“五谷丰登”;接受者要馈还“红包”,实系巧取钱财。此习在民国七年(1918)废止;“迎春接福”,焚香敬神,还在延续;送“耕牛牧童”延至抗日战争时止。建国后“迎春接福”逐渐停止,近年鸣放鞭炮迎春。
    二、元旦
    旧时称正月初一为“元旦”,俗称过年。从凌晨起,男女老少换新衣、新帽、新鞋袜,千家万户中堂设香案,灯火辉煌,焚香礼拜,祭拜天地,鞭炮齐鸣,谓“出天星”,“出天星”在屋外对“喜神”方向三跪九叩首,再回堂祭祖先,叩拜老人,给晚辈压岁钱。家主携香、蜡、表、炮提灯笼去各庙宇焚香,按“皇历”(旧历书)所指“喜神”方向“出行”;妇女在家祭之后至门外站立片刻,也算“出行”。回家后各家吃水饺,叫做“得宝”。
    白天各家不开门,谓“财门紧闭”。家中男性出门拜年,己亲厚友必须走到;朋友或业务往来户如叫不开门,即以名姓片或“拜年帖”从门隙缝中投入,但忌讳“梅、薛”等姓氏名片。出门遇相识者,互相作揖道贺“恭喜”或“一见大发”。大街小巷孩子们放零星鞭炮。中午合家团聚吃午餐,晚上睡眠较早,谓“挖觉”(谐音,挖金银窖)。初一戏园多演“黄金窖”、“五福堂”或“龙凤呈样”。初二、初三去远路亲友家拜年。商店停业歇假,杂货铺初四开门营业,称“小开张”,俚语:“三天烧了门神纸,各干其事”。初五俗称“破五”,清理过年几天积存的垃圾、污水,打扫庭院,忌走亲访友。初七各户点“七星灯”谓“顺心(星)”。初八九农民上坡锄草,取“发不离八”或“九九有余”之意。有的十六、十八日才下地干活。
    建国后,敬神祗等逐渐消失,私营商业已被“改造”,其他传统习俗仍存,藉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但迷信色彩多已革除。1970年强调过“革命化春节”,“破旧立新”,不搞丰盛菜饭,不走亲会友,机关也不放假,各家中堂或室内张贴领袖画像。1979年后恢复春节传统活动。
    三、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饭菜丰盛不亚于过年。正月十二日试灯,十三~十六日户户连日张灯结彩,老少上街看灯,到处灯火辉煌,灯式品目繁多,“花火”喷射光采夺目。民间自办高跷、社火、狮子、龙灯、彩船、竹马,竞相比赛,各显艺能。十五日夜“火树银花、金吾不禁”。彖家“散亮”、吃元宵。建国初期,此习尚延,60年代渐稀,届时仍食元宵。1979年后玩花灯之风渐起。
    正月十六日出游,称为“游百病”。二十三日游河湾,男女老少登高散步或沿河看柳,谓此举可保全年不发疾病。此说虽不可信,但新年过后春游,对健康确有裨益。
    四、清明
    公历4月4日或5日为清明节。节前儿日即开始添修祖墓、焚钱祭祖、挂青扫墓。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不烧纸;晴朗日子,祭坟野餐,醉饱而归。
    老城南郊雷神殿,清明节有庙会,向例由点心店主办,唱戏一日,演“火烧棉山”或“高三上坟”。此日人们扫墓后,多来逛会、春游、踏青。1949年后庙宇毁败,但去祖茔烧钱挂纸,祭扫之俗仍存。“文化大革命”中曾予革除,1979年后逐渐恢复,干部、学生一年一度在这天赴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
    五、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阳节,又称端午。户户门前插菖蒲、艾叶,涂雄黄酒于小儿耳鼻防毒。有以红纸条贴成十字形,四端各写一句话:“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挥舞菖蒲剑,诸虫入地府”,意为驱瘟疫、祛毒虫。以笋壳包“粽子”为节日食品。小孩穿戴鲜艳,配以五色花线及五色绫子制做的“香包”,花色样式有童子、禽、兽、枇杷、花朵、粽子等造型,佩戴胸前,或在背后。
    早餐饭食有糯米、粽子、大蒜、黄瓜、鸡蛋、皮蛋,午间饭菜丰盛,饮雄黄酒。
    端午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盛大节日,“三闾书院”(武昌会馆)要演戏半日。初三~初六日举办龙舟赛,参赛龙舟十数只,有以地域组建者,有以庙会组建者,如小桃园、中河街、泗王庙、中渡台、老津(君)关、榆树林、镇江寺、佘家窑等。城区汉江两岸热闹异常,甚至举火夜赛,远近数十里群众来看划龙舟,1958年拍成《赛龙舟,庆丰收》新闻记录片。1966年“左”的思潮泛滥,视划龙舟为封建迷信活动,强令停办,龙舟竞渡之俗遂止,“文化大革命”期间龙舟被毁。“三闾书院”中的“楚柱”、“秦障”被拆除。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汉滨区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汉滨瀛湖旅游风景区 汉滨香溪洞风景区 汉滨天柱山 汉滨车厢峡
安康奠安塔 安康双龙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 安康双龙溶洞景区
汉滨区流水青天墓 汉滨区流水将军坟 汉滨区流水仙姑庙
汉滨区娘娘庙 汉滨区泰山庙 汉滨区城隍庙
汉滨区魁星楼 汉滨区文昌宫 汉滨区双溪寺
汉滨区天圣寺 汉滨区万春寺 汉滨区星罗寺
汉滨区美食 更多
汉滨区酸辣肚片
汉滨区蒸面
汉滨区腌菜肘子 汉滨区酸辣肚片
汉滨区到堂点心 汉滨区生煸鳝鱼
汉滨区香菇丸子 汉滨区酸辣肚片
汉滨区蒸面
汉滨区特产 更多
汉滨区地方特产:羊 肉 泡
汉滨区地方特产:蒸 面
汉滨区地方特产:魔 汉滨区地方特产:浆
汉滨区地方特产:干 汉滨区地方特产:菜
汉滨区地方特产:血 汉滨区地方特产:香
汉滨区地方特产:腊 汉滨区地方特产:炕
汉滨区地方特产:蒸 汉滨区地方特产:羊
推荐信息  
·岐山县岐山祝寿习俗
·临潼婚姻习俗
·略阳杀年猪吃泡汤习俗
·靖边闹秧歌习俗
·靖边人日常忌讳
·华县的衣食住行
·白河县元宵节
·石泉县春节玩狮子龙灯的习俗
·镇安回族的饮食风俗
·风趣的镇安婚俗
·绥德哭坟民歌
·绥德丧葬仪式民歌
·绥德丧葬习俗
·绥德暖窑习俗
最新更新  
·汉滨区生育与寿辰习俗
·汉滨区民间娱乐习俗
·汉滨区民间礼节礼仪习俗
·汉滨区承嗣与析产习俗
·汉滨区交通出行习俗
·汉滨区居住习俗
·汉滨区服饰习俗
·汉滨区饮食习俗
·汉滨区其他职业习俗
·汉滨区经商习俗
·汉滨区手艺人及手工业习俗
·汉滨区农业习俗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