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插秧 水稻插秧时,由主家备办酒席,请邻里帮工。下田插秧按序各占赛口,互相竞赛。另由二人敲锣打鼓唱秧歌助兴。为鼓励和慰劳,主家担米酒至田坎,让插秧者享用。各户轮流换工插秧,酒席款待。川道请“秧客”,“秧客”多来自山中,由主家招待食宿,插完秧付工资。建国后实现农业合作化,此俗消止。1979年后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吃插秧酒之俗复兴。 二、田管 旧时如遇干旱不雨,农民设坛焚香,祷告神灵,或结队向龙王祈雨。祈雨出发前斋戒沐浴,出发时焚香礼拜,头戴柳叶圈,身背香表,敲锣打鼓,扬幡朝山;二人扮演“旱魃鬼”,满身污泥,被缚束送龙君。城镇居民也有祈雨的,各家门旁摆升子(量器),用黄纸做神牌,上书“龙君神位”插于其中;有兴致者做各种工艺,如半副銮驾或神坛摆设,玲珑剔透,结构奇巧,中供“龙君神位”。并在门的另一旁置水坛,插杨柳。若耍水龙,在街道两旁朋木梢储备河水(禁用井水),耍龙者用竹架束柳叶编扎成龙身,从头至尾十数人在锣鼓声中舞动、奔跑,两旁用水泼洒,如此持续数日。民国二十几年的《安康日报》(石印版)曾有打油诗对此抨击:“锣声鼓声冬,好事少年耍水龙,只说祈得天落雨,谁料还是太阳红”。城、乡祈雨时,其他行人不得戴草帽或撑伞遮阳。 如遇虫灾,则“打青醮”诵经求神灭虫。 久雨不晴,用纸剪一拿扫帚妇人形,挂在杆上,谓之“扫天婆”,意在扫除乌云见太阳;也有让独生女“立棒槌”祈晴。 上述旧俗在建国后逐渐废止。逢天旱依靠集体力量,组织防旱抗旱,50~60年代发动城镇机关、学校、商店、居民下乡担水浇苗;有条件的地方使用灌溉机具抗旱。但遇久旱不雨,一些山村仍有求神祈雨的活动。 三、收获 “中秋”节后,城镇、乡村推有“首事”举办“土地会”,焚香礼拜,感谢“后土皇天”,给“土地爷”唱连台皮影戏数日。建国后,此俗中止。农业合作化期间,夏收时常组织城镇学校、机关、商店、居民下乡支援割麦;1979年后此举甚少。 旧时,收获季节时兴脱谷尝新,酬谢邻里,收新麦即磨面蒸烙,喜送亲友。1953年冬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尝新赠友之事渐消。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