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过去,人们十分重视祭神、祭祖,腊月二十三日俗称“祭灶神”,至晚,家家在灶前神位供献祭品,点灶上香,并拴放一只活公鸡,饭后,由男性长辈主祭,全家人跪于灶前叩头祷告,送灶君乘雄鸡升天,乞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除夕之夜,户户鸣炮放鞭,喜迎灶神从天而归,带回吉祥,祈祷灶神保佑子孙平安,生活美满。正月初一黎明时,人们即起,于院落门外,村边路旁,面北向南,祭天神地神,洒酒焚香,磕头作揖,敬奉各路神灵于人同乐。二月初二日,传说“龙抬头”,万物复苏。是日清晨男不挑水,女不洗衣,早饭后,人们络绎不绝,到药王庙、龙王庙、娘娘庙等庙宇寺院烧香还愿,乞示神灵保佑。 除祭神外,还要祭祖。旧时,乡绅、官宦及富商人家设祖祠,供牌位,厅堂正中陈挂祖宗影像,每逢喜庆节日期间,全体户族按辈份依次排列三叩九拜,朝拜“先祖”。清明由族中长者带领,全体户族男性,拎饭端菜前往祖坟,祭奠祖先。六月六各户携带“拌汤”到祖坟,泼于坟丘,意为给神灵解渴。十月一日,用各色彩纸剪糊成衣帽、鞋袜、被褥等,傍晚,在墓地或十字路口焚烧,意为“给死者送寒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祭神活动基本剔除。但祭祖之俗仍在,且多以新的形式出现。到清明之日,机关、学校、团体多前往轩辕黄帝陵前献花圈,举行祭奠活动。在民间,群众对祭祖也十分重视。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