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人住房讲究“风水”,“门对凸,坟对凹”。房基不能建在旧坟、古庙遗址上,大门一般不能向北开。1949年以前,山区人民生活贫苦,除地主、豪绅住高楼大瓦房外,多住草房、石板房,个别贫穷之家还住茅庵、石洞,哪里有地就在哪里盖房居住,由于耕地轮歇,耕种数年后就得另找生荒耕种。频繁的迁移,造成住房的因陋就简。高山、深谷,居住分散,为防止偷盗和野兽的侵袭,草房窗户极小,甚至不留窗户,室内光线暗淡,空气不易流通。冬天又习惯烤柴火取暖。屋顶、墙壁熏得漆黑,人也熏得眼睛通红。1958年,政府号召开窗户、安窗户。室内卫生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建房一般一次盖3间,中间一间为堂屋,左边一间住人,右边一间做厨房。也有3间正屋外,另盖“披厦”做厨房的。多口之家,正屋两侧前面盖厢房,前面打上院墙,成四合院格局,住房按辈分安排,辈分高者居正屋左边,次则住右边。辈分低者住厢房。盖平房注重调脊和搪墙,即将屋脊两端建成跃空型的龙首形状,中间绘以龙凤图案,远眺生动、精神,有凌空欲飞之感。新房盖起,即用石灰将内外搪得粉白,干净卫生。 1980年,农村实行土地责任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逐步改善。将土木结构的一瓦房翻盖成砖木结构。1984年起,城镇人家开始建楼房。商南县城、清油街、试马寨、富水街等地楼房林立,有歌谣云:“一去二三里,沿途四五村,楼房六七座,八九十成新。” 总之,商南人住房经过以下几个阶段:茅庵、石洞一草顶换瓦顶一土打墙一土坯墙一搪石灰墙一砖木结构一楼房。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