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一日三餐。岭南农人“早晚两顿不见天,午饭排在正中间”。岭北农人“先做活,后吃饭”,九点吃早饭,十四点吃午饭,点灯吃晚饭。早饭多吃粗粮,午餐菜肴较丰,晚饭多为杂烩。疏食清淡,以饱为安。 家常饭有便饭、改样饭之分,改样饭指粗粮细作或细粮巧作,主要饭名如谱: 农家主食饭谱
┏━━━━━━┳━━━━━━━━━━━━━━━┳━━━━━━━━━━━━━━┓
┃ 粮 食 ┃ 便 饭 ┃ 改 样 饭 ┃
┣━━━━━━╋━━━━━━━━━━━━━━━╋━━━━━━━━━━━━━━┫
┃ ┃ 面条、拌汤、蒸馍、锅盔 ┃ 饺子、扯面、馄饨、凉皮 ┃
┃ 小 麦 ┃ 油饼、糖饼、花卷、包子 ┃ 油条、麻花、煎饼、麻什 ┃
┣━━━━━━╋━━━━━━━━━━━━━━━╋━━━━━━━━━━━━━━┫
┃ 大 米 ┃ 米汤、米饭 ┃ 粽子、汤圆、甑糕 ┃
┣━━━━━━╋━━━━━━━━━━━━━━━╋━━━━━━━━━━━━━━┫
┃ 包 谷 ┃ 糊汤、米汤、干饭、窝窝头 ┃ 发糕、烙饼、蝌蚪 ┃
┣━━━━━━╋━━━━━━━━━━━━━━━╋━━━━━━━━━━━━━━┫
┃ 小 米 ┃ 米汤、米饭 ┃ 粽子、糍粑 ┃
┣━━━━━━╋━━━━━━━━━━━━━━━╋━━━━━━━━━━━━━━┫
┃ 荞 麦 ┃ 面片、饸铬 ┃ 煎饼、蒸饺、凉粉 ┃
┗━━━━━━┻━━━━━━━━━━━━━━━┻━━━━━━━━━━━━━━┛
本县杂粮多,人们习惯以豆类和薯类掺饭。如包谷糊汤,则有绿豆糊汤、小豆糊汤、洋芋糊汤、红薯糊汤等十多种。如吃面条,各地做法也不一样,流岭一带喜吃烩面、糊汤面;鹘岭一带喜吃清水面、臊子面;县城附近喜吃油泼面和浆水面。 菜分家常菜和下酒菜。家常菜主要有炒菜和储菜两大类。炒菜主要有豆腐、豆芽、洋芋片、萝卜丝、白菜干等。储菜主要有酸菜、泡菜、腌菜、豆豉、晒酱,豆腐乳等。岭南人喜欢腌菜,岭北人喜欢酸菜,故有俚语云:“本地人喜吃酸,下湖人喜吃腌。”无论酸菜或腌菜,在调味中,辣椒偏重。下酒菜除多种小炒外,一般都有凉菜拼盘,如莲菜、凉粉、豆芽、卤肉等。 筵席有荤素之分。荤席一般有红肉、白肉、酥肉、干拦肉等;素席主要为小炒、杂烩和油炸食品。上菜程序分两阶段:喝酒时一盘一碗轮流上,一般上四盘四碗;吃饭时饭菜一齐上,一般为八菜一汤。上第一道菜时,岭南先上盘,岭北先上碗。 长期以来,县民在烹饪技术上精益求精,创造出许多风味小吃: 年糕 糯米、酒小米掺和柿汁,辅以百合、红枣、栗子、花生仁、红小豆搅匀,置笼里蒸熟,热食、凉食皆香甜可口,切片油炸,酥脆味佳。 面花 上等麦面掺和鸡蛋、香油、调料揉成面剂,以剪刀、摄钳、梳子为工具,把面剂制作成千姿百态的生物、花卉,染得五颜六色,放进油锅炸熟,看起来活灵活现,吃进口香咸酥脆。 芦面 古时本县沼泽多,芦菜多。人们采芦菜置锅底上,上覆擀成的面条,蒸熟后舀出拌匍,放油锅加调料炒热。后人们多用嫩豆角蒸炒,味比芦笋还香。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