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清初,民居多系草房,绕以土墙,高仅过肩,房檐伸手可攀。乾隆、嘉庆时期,始有人营造瓦房。光绪年间,富户豪族始建大院讲究“一口印”。农舍多为“钥匙头”,或盖1~2间正房,形同“一字”。土木结构,上盖青瓦或茅草,编竹为楼,上覆土泥。无力盖房者,栖居岩洞或窝杖棚,男女同室,老幼同堂,甚至人畜同居。南北山区农民就地取材,依山傍水造石板房,造价低廉。旧时民间住宅最讲究的是堂屋,其它房舍都是围绕堂屋筑构。堂屋都供有“天地君亲师位”,除夕、中元等节日顶礼膜拜。民国时期,住房条件无大改变。 解放后,群众居住条件有很大改善。农舍多为青瓦房,讲究一正一厦或一正两厦。80年代,城镇居民、职工和川道农民开始营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的平房或小楼房,水泥地面玻璃窗,内外粉刷,油漆门窗,宽敞明亮,居住条件优越。但大多数农民和城镇居民仍为土木结构平房。 县城内,私人、集体、单位陆续建起2~5层楼房,鳞次栉比,高低错落。但因人口密度大,住房尚不宽敞。 行 汉阴解放前,无论平川大路或山区羊肠小道,人们均以步行为主,富者则坐“滑竿”。妇女走亲串友,爱坐鸡公车。解放后,由于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改步行为乘车。通往南北山区的地方公路干线已经修成通车,乡与乡之间的机耕路、简易公路亦已建成。人们走亲、出差多坐汽车、火车和三轮车。川道和山区公路沿线自行车已很普遍,全县城乡平均4.1户有自行车1辆,摩托车也逐渐增多。交通工具获得较大改善。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