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方言中古全浊声母字已清化读成清声母。除鼻音韵尾ˉn、ˉ外,再没有辅音作韵尾的了。方言声调调类只有四个,且没有入声。显然本县方言属北方方言。方言中古入声字大都归阳平。鼻音韵尾、全混入了和in,“真”、“征”同音,“亲”、“清”同音。声母nˉ、l—除齐齿呼外均不分,“兰”、“南”同音。无疑本县方言又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次方言。 本县地处陕西南部,县境北部一直是关中长安属地。行政区划属西北,但语言却属西南方言。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口的流动迁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元至正年间(1341~1360),陕南一带,尤其是本县山区“饥民群起,不能制”。明初平息,“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正统(明英宗帝,1436~1499)后,饥民徙入不可禁。据《宁陕厅志》载:“厅之山疆辽阔,地土亦广,其未经开垦之地,以手指脚踏为界”,“所以川楚各省民人源源而来以附其籍。……统计烟户大约楚蜀人居十之五六,江南江西山西河南两广人十之二三,土著者十之一二”。历史上的这种人口的流动迁徙形成的五方杂处,十家九户客的局面对本县方言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从地理因素方面分析,本县北部虽在历史上长期属长安等县的辖地,但秦岭山脉横亘于本县北端,交通的障碍,影响了与长安的交流与来往,因而语言、文化也少受关中的影响。相反,本县居民大都来自楚蜀,本县与楚蜀的交通也较为方便,交流来往频繁,所以本县的语言、文化乃至风俗习惯无不受楚蜀的影响,带着浓厚的楚蜀风味。 本县方言内部也有一些差别(见宁 陕方言分布图于第三章后)。东北部(方言分布图中的②区)与柞水,镇安等县相邻的沙洛、丰富、小川、黄金等乡,其居民祖籍多在安徽西南部、湖北东南部长江流域一带,他们仍说着“江南话”,这个区的主要特点是声母、‘、与i行韵母相拼时,往往变读为K、K 、X。如“家”读KA,“间”读,“掐”读k'A,“下”读XA。另外有一些字的读音也与本县其他方言区的差异甚大。如“他”读k‘ε,“吃”读'i。本县东南部(方言分布图中的③区)与汉阴等县相邻的铁炉、龙王、新矿、新建等乡一带受汉阴等县的方言影响,f、X相混。如“风”读,“分”读,“方”读。另外,在县境北部的广货街、江口回族乡一带,还有一些小小的方言岛如高桥村等。这些方言岛的人大多是民国十八年(1929)关中大旱灾时迁徙来此,他们仍说着地道的关中话。 除上述之外,本县境内其它各地的方言基本一致,尽管各地的语言还有一些差异,但差异甚微,只是为数极少的部分字发生一些变音变调现象,故仍归为一个区(见《方言分布图》中的①区)。这个区的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本志所记的本县方言即《方言分布图》中①区的方言,且以城关地区的语言为准。 另外,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较大,与外地的交往广泛、频繁,加之普通话的逐步推广普及,一些方音土语也逐步与普通话趋于一致,对这类现象本志不作详述。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