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衣着 民国时,农家衣被,主要靠土纺土织。布料染成蓝、黑二色。男子穿对面襟便衣(布扣)。女衣有大小襟,在右边开口。男女都是大腰便裤,不开口,用裤腰带捆系。布鞋、布袜。男子常年赤脚草鞋。冬季穿多耳麻鞋、棕袜。不戴帽,以白布缠头。遮阳戴草帽,下雨穿蓑衣,戴斗笠。冬天多穿棉衣。富者长袍马褂,穿绸着缎。文人多穿长衫,戴礼帽。太太小姐,穿旗袍或长裙。老年妇女包小脚,扎裤腿。学生穿学生服。童子军穿童子军服。 解放后,长衫、礼帽绝迹。干部穿干部服(四兜),戴解放帽(多为蓝色或灰色),穿解放鞋。妇女穿苏联大花布、枣红布、英丹士林布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喜穿军服。80年代,青年们追求时髦,姑娘和妇女穿短裙、连衣裙、蝙蝠衫、长袜、高跟鞋。青年男子穿西装、牛仔裤、喇叭裤、皮鞋。衣着花样百出,与大城市无大差别。 二、发型 清代,男子和姑娘蓄长辫。已婚妇女,将辫子盘于脑后,称为“上头”。民国时,男子剃光头。姑娘和已婚妇女沿用旧习。男孩子在囟门处蓄一小块头发,称为“气蒙子”。女学生剪成为短发,散垂至颈,有的梳两条短辫。 解放后,农民有的剃光头,有的同干部一样,留平头、分头、背头。姑娘蓄长辫者已不多见,已婚未婚多为短发或双短辫。80年代,女青年率先烫发,中老年妇女也逐渐仿效。双短辫已淘汰。短发妇女仍占多数。男青年留头,越来越长,有些已与妇女的短发相差无几,并留胡须。 三、饮食 旧时农民,细粮被地主收租,多吃粗粮。1日2餐或3餐。平时吃稀,忙时才1日两干1稀。一般常吃“糊肚子”(玉米糊汤,内搭红薯或南瓜)、“鸡脑壳”(麦面团煮于洋芋汤内),还有大麦、养麦、燕麦(高山种此)、豆类等为主食。蔬菜全是自种自食。通常品种有:萝卜、、白菜、春不老(青菜)、南瓜、葫芦、豇豆、四季豆、芋头、魔芋豆腐、韭菜、葱、蒜等。还晒干菜、泡坛子菜和淹浆水菜。豆腐为上等菜。做豆腐乳、豆豉、豆腐干。过年时做血豆腐干,窝甜酒,薰腊肉,炒包谷花及苕果子。有条件的还酿酒。来客时烟(水烟及旱烟)、茶招待。正月间,主人煮碗甜酒招待客人。山区面条很稀奇,下一碗面条做菜(不懂当地风俗,端着面条当饭吃,会被人笑话为“饿佬”),川道区则无此习。 解放后,农民分有土地,生活改善,白米细面,习以为常。1958~1961年,农民吃集体食堂,数量有限,饭菜单调。以后取消食堂,仍户自为炊。80年代至今,农民收入多,饮食多不限于自产品种,有能力上街购买自己菜园中没有的其它蔬菜。农民吸香烟,喝瓶装酒。过喜事,做生日,大摆酒席。国家职工和城镇居民,凭购粮证定量标准在粮站买商品粮,肉类、蔬菜到农贸市场自由选购。星期日休假,做好吃的改善生活。 四、用具 旧时,农村用具有挖锄、薅锄、犁、耙、齿镰、拌桶、挡席、连架、木锨、羊叉、风车、箩筐、背笼、粪桶、扁担、戳箕、笸篮、筛子、砻、磨、碓等。以牛犁田拉耙。以连枷打场而不兴碾场。使用风车而不兴扬场。以脚薅秧(水稻),竹棍作为杵手工具。家具灶具均为木、竹、泥瓦等制品。山区烧水煮饭主要使用吊罐(铁质鼎罐)。照明使用桐油灯,富者用菜油灯,山区点“枞亮子”(油松),夜行打火把或灯笼。民国时始有少数户点煤油灯。洗衣用皂角,妇女用刨花水抹头(固发型,使光亮),以线扯脸(拔颔毛),以蜂蜜擦面(润泽)。民国时期城镇有少量自行车、手电筒、洋戏匣子(留声机)。解放后,纸伞、木脸盆、小儿木碗等已逐步被布伞、搪瓷制品等取代。新增热水瓶、洗衣机等。如今农村新式家具和家用电器也逐步向城镇户看齐。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