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农村日常饮食 本县中低山多,中低山属杂粮产区,蔬菜瓜果种类较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夏季粮食作物以豌豆为主,收麦甚少;秋粮除豆类、芝麻以外,苞谷、红苕占大宗,河沟有水田才产稻谷。新麦收后的饮食,多以麦子大量搭配豌豆作为主要食品。其种类有:锅盔、两掺面条、糊汤面(又称“糁糁面”)、拌汤、搅团、漏鱼娃。以上饮食均离不了酸菜浆水、辣子调味。此外还有驴打滚、馏耙子等。除年节外,平时纯食麦面的户很少,小麦多被留作待客及送礼用。 [CHAAD]自秋至第二年初夏,浅山地区以食红苕为主。浑蒸、切片、挂丝,均可当饭,亦用来掺饭、配菜、煮汤。红苕干饭待客,自家人吃锅底红苕,给客人吃面上米饭。用熟红苕和面蒸馍送礼。红苕干、红苕面均可长期保管。小红苕蒸熟切开,经日晒夜露上霜,成为“红苕牛子”,可作副食,经炒或油炸,可用作春节待客食品及嫁女装箱吃物。中山以食苞谷为主。其浆粑糊粥与浆粑馍,颇具特色。做法是初秋不待苞谷完全老熟而剥下嫩颗,经水浸泡,用手磨碾成稠浆,倒入开水锅煮熟,就成浆粑糊粥。浆粑馍有咸甜之分。在苞谷浆中包以南瓜、茄子丝或酸菜、芝麻、盐,外包桐子树叶,对摺成角状,放在甑笆上蒸或置锅中以文火烙至两面呈黄色,叫咸浆粑馍;用桐子树叶包纯苞谷浆,不加任何调料蒸煮熟的,便是甜浆粑馍。此外,还有煮苞谷豆,将鲜嫩的苞谷颗加绿豆、老南瓜、熬成甜香可口的稀饭,用以解暑。咸的配以蕃薯、南瓜、油盐,或熬腊肉,汤红豆鲜,颇有滋味。苞谷面饭则多种多样。以苞谷为主食的浅山地带,往往将老苞谷磨成糁糁和面粉。糁糁配豆类煮豌豆瓣糊汤、绿豆糊汤。苞谷面做薄脆酥黄的烧馍、水面片(牛耳朵)、软饼、搅团、削鱼籽、揉鳖蛋、柿子窝窝等。秋粮黄豆较多。黄豆收仓,除长豆芽、煮豆豉、晒豆酱、做豆腐乳外,大量黄豆做成了懒豆腐。做法是将黄豆磨成豆浆后,不过滤,不提渣,点上蒿子、青菜,加少量大米。做熟后,用瓦盆盛出,用香油和的红辣汤浇上,既当饭又当菜。当饭时,熬稀糊汤下吃;当菜时,可招待客人,有道是:“懒豆腐下酒,好打满口,主人也舍得,客人不嫌丑。” 高山地区人烟稀少,气候寒冷,农作物一年一熟,小麦极少,豌豆亦无,主食苞谷、洋芋。洋芋几乎天天顿顿少不了,常见的食品有苞谷糁洋芋糊粥、麦糁洋芋糊粥、烙酸浆粑、煮洋芋片汤、洋芋煮连壳四季豆、洋芋煮苞谷米米汤、洋芋蒸苞谷米干饭等。高山除产荞麦外,还产燕麦。燕麦虽产量低,但作主食时十分耐饥。将燕麦面团握成疙瘩蒸熟,是高山人招待客人的佳肴。 低山和高山的餐次与开饭时间不一致,并视季节,分闲天忙天,天长天短,有无客人而定。高山春耕大忙开始(清明前后种大茬地时)吃三餐,低山略同或再推迟些。到霜降前后改为两餐。山上人家起得早,早饭安排在九点以前,山下或阴坡早饭在九点到十点,午饭多在下午三点前后,晚饭都在黄昏以后吃。 二、城镇日常饮食 建国以前,城内多居住官吏、衙役、缮状生等吃衙门饭的和靠开饭店、磨房、当裁缝、乐人、阴阳及抬轿、卖水、洗浆、剃头等为生的。清末至民国初期,富户极少,贫民居多,贫户生活无保障,街上有卖水及卖米、面、菜、油的,当天吃当天买,当顿吃当顿买。常年一日两餐,早饭在十点前后,午饭在四点左右。富裕人家多以面食为主,并以肉类、豆腐、鸡蛋、粉条等作菜。贫寒之家,则有啥吃啥,充饥而已。每逢汉江、洵河发洪水或农忙时,城内人少,居民便无生活来源,常有断炊之虞。 三、待客宴席 城镇待客 旧时居民因小锅小灶,很少留客吃饭。少数大商富户间或留亲友吃饭,多以四大盘、四小盘菜肴及米饭、蒸饺(甜豆浆作汤)、杂酱面、肉饺子、油饼米汤招待。民国三十六年(1947)前后,兴起互请春客之风,元宵节至二月底,富裕人家家家皆备酒席,先一日晚发知单,首席人在知单上签“敬陪末座”字样,余皆签以“敬陪”或“敬谢”,圆桌每席设十座,首席之座为敬,主人居末座奉陪,桌上设有红条名签,按签入座,签下放纸,备净筷洁樽。开席时,先上凉菜八小盘,中为一大盘,有变蛋、香肠、腊肉、牛肉、猪肝等,亦有用鹿角、凤尾之类的,换行菜若是四大碗、四大盘,称“八大件”,五碗、五盘称“十全”。上头道菜,主人得一一敬酒请菜。下饭菜较为简单,通常是六菜一汤,或火锅加四个凉菜,吃大米饭。此种宴席,常是一连数日,一日数桌。[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