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曾被视为俚俗鄙陋,难登“大雅之堂”。但由于它幽默风趣,辞义假借,比喻恰当,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广为流传和使用。 三尺长的梯子——搭(答) 不上檐(言)。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上山打鹿——人人有份。 口袋里装茄子——叽叽咕咕。 干指头蘸盐——白吃。 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湿(时)。 斗大的元宵——难丸(圆)。 乌龟有肉——全在肚里。 对着镜子作揖—— 自己恭维自己。 叫化子烤火——往怀里扒。 头上害疮,脚下流脓—— 坏透了。 白布掉进染缸——洗不净。 半天云里挂口袋—— 装风(疯)。 石匠锻磨——硬对硬。 石狮子戴的木铃铃—— 拌不动来撞不响。 四两棉花八张弓——细弹(谈)。 关公流鼻血——红上加红。 老狗上墙——后腰子下来。 老鼠给猫拜年——送死。 老鼠尾巴——大不了。 灯草打鼓——不响。 扛的杠子,走的巷子——直来直去。 两个哑巴吵骂——不知谁是谁。 何家女子给姜家——姜(刚)何(合)氏(适)。 冷水泡茶——无味。 丧道里哭寡夫——给死人中气。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卖豆芽不带秤——乱抓。 狗吃牛屎——图多。 放牛娃吃螃蟹——自不带盐(言)。 刺架里的班鸠——不知春秋。 亲家母的花鞋——借下的。 茶铺里招手——壶(胡)来。 城门上的麻雀——经过大仗火的。 茶馆搬家——另起炉灶。 校场坝的土地爷——管得宽。 蚕娃子肚子——尽是丝(私)。 秤砣落在棉花上——没回音。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