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食品简朴、群众吃饭夏秋食青菜,粮多菜少,多以杂粮为主,蔬菜一般是冬季淹酸菜,春季干碱菜,吃炒菜不多。七十年代后,饮茶,喝酒盛行,交往待客喜用烟茶、酒。 1.平时饮食。建国前以糜子面为主,玉米、小麦辅之,贫穷家吃糠窝窝。建国后,五十年代种植玉米逐渐发展,以玉米代替糜子为主食。六十至七十年代食以玉米、糜子、高粱居多。九十年代以玉米、小麦为主食,兼以其它杂粮。 农村平时为两餐,有“一天两顿饭,糜子窝窝豆儿面”之说。农忙季节为三餐。县城居民和机关干部长期为两餐,1978年以后三餐为多。西部川道以玉米杂粮为主,乡民喜用茶、酒;北部原区以小麦为主,蔬菜较简,早餐一般为米汤。农村就餐,全家老少围坐炕上,中间放一木盘,盛放饭菜及调料。 主食品种有馍、发面窝窝、花卷、包子、烙饼、豆包子、米黄、烧馍馍、枣糕;面条、面片、麻食、饺子、臊子面、餄餎、凉粉、凉皮、搅团,杏杂饭,卤面、揪面片、米饭等;汤食有米汤、拌汤、糊汤、米茶、稠酒等。蔬菜常以淹酸菜、干盐菜和韭菜、葱蒜、土豆、萝卜等为主。家常便饭为馍、面条、米汤、酸菜。 2.节日饮食。宜川乡民传统节日饮食,因家境不同而区别。节日饮食各有特色。 春节。饮食花样多而丰盛,节前,农村多炸麻花、油糕、摊米黄、制稠酒、蒸白馍、各种面花,“枣山”、“猪头”、“枣篮”等,农村自做豆腐,杀猪宰羊。节日做各种烩、炒、凉菜。送旧迎新,大吃大喝。
[CHAAD]
正月初一吃饺子,多为萝卜、猪肉、羊肉、豆腐、粉条分别调馅。习惯内包硬币,谁吃出有好运。 清明。蒸大馍(俗称子柱,为纪念介子推而流传)。清明节前两天各家均用白面蒸成圆盘状大馍、上有顶子,四周围贴面塑各种虫鸟,内包鸡蛋或红枣、豆芽、核桃等,重0.5公斤至1公斤不等。家中每人1个,并蒸长余的祭祖或馈赠亲友,给女孩或不满12岁的男孩蒸鱼、兔、虎和许多虫类、鸟类的面花,穿插在枣枝上,称干蒸饭食。以豆芽、粉条、豆腐、肉、凉拌或烩炒作菜。 端阳。五月初五家家吃粽子或甑糕(用糯米或黄米加枣、糖、用苇子叶包成三角形状蒸熟(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互相馈赠。门、窗上插艾枝,小孩戴香包、彩绳(各色线合线),额上涂以雄黄酒。 中秋节。城乡食用月饼,梨、果、枣等,农村多蒸枣糕而食。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以面条、小米、豆类等八样混成,谓“腊八饭”。讲究做得早和多,一般一顿饭做成可吃几天。 腊月二十三。旧俗熬糖瓜、烙小园饼、送献灶君上天言好事,现已废。 腊月三十。吃拌菜(本地叫谷累),用猪肉粉条,面等和拌蒸成。一次吃完不剩,以示一年结束。 3.庆典饮食。多为婚嫁、丧葬、满月、祝寿等。建国前,都因贫富差异,一般较富裕户设筵席,请客上礼。贫户则生活难以度日,谈不上排场、讲究。建国后,一般农户婚丧事都较隆重,其他都从简。城镇职工干部、居民都较为隆重。筵席多摆“八碗”,即红烧肉、白条肉、丸子、肘子、酥肉等。八十年代风行“十三花”即13样,其中八碗为主食,要热菜,另有下酒菜或凉拌或油炒,筵席上烟酒菜食供应丰盛,伴有器乐,饮酒行拳、热闹非常,讲究礼仪。 祝寿。祝寿一般均祝六十、七十、八十等整十大寿。祝寿因家境不同而异,一般为子女、亲友送糕点、寿品等,主家设宴庆贺。建国后,庆寿沿袭,但多从简。 小儿满月。俗称“过满月”,亲朋携带小孩衣帽、布块和钱前来祝贺,主家设宴酬客。 宜川风味小吃颇有名气,主要有: 米黄。用黄米(或小米)磨粉发酵成糊状,置人特制的小铁锅烙熟,对半折成半月状即成。一般在年节,婚丧事待客。 豆包子。用条小豆与红枣,加水煮熟,搅拌成馅,以软糜子面裹成包子蒸熟,香甜又软,如加入其它辅料,味美可口。 杏茶饭。杏仁倒于锅内烧开用勺子扬去白沫放人白豆子、芝麻等配料,后将面条下入煮熟,油香可口。 白豆炖鸡肉。白豆与鸡肉加入调料,炖煮而成,富有营养,别具风格。 稠酒。将软米煮熟与曲粉拌匀置缸罐密封,待日发酵。根据需用量过箩去其渣,烧开即是。浓香喷鼻,过量可醉。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