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宜川乡民历来以农为业,轻视工商,不习技艺,耕作粗放,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世代相传。建国后,由于农业技术的推广,粮食产量逐年上升,除部分保留传统耕作外,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习俗。 一、耕作 昔日耕具为耩,入土不过三寸,耕层浅,耕次少。建国后,多用犁耕,深为3~5寸,后广泛推广机耕和深翻。施肥多用农家肥,用牛羊牲畜粪作底肥,用黑豆、油渣追施拌种。七十年代后,施用化肥,与家农肥并用。宜川土地灌溉面积不大,天旱盼雨,近河区可灌溉,虽然兴修库坝多处,利用率较低。碾打农作物建国前使用木连枷敲打或用牲畜套碌柱滚碾。现时多用手扶拖拉机碾打,脱粒机脱粒。农运,在建国前,主要靠畜驮人背肩挑,五十年代出现胶轮架子车,七十年代至今用手扶拖拉机和架子车。 二、农祭 旧时动农、收割都有祭祈活动。解放后,逐渐消匿。破土,在旧时农村新修窑房,必祭土安神,请风水先生择吉日,破土开工,现时仍有出现。盖房上大梁时称为“立木”,大梁正中围裹一块红布,绑一双红筷子和一本历书,大梁面下部分劈平写字,上书为房主、匠工名记及建成日期。上梁时焚香燃放爆竹,主人宴请匠工。箍窑合龙前,预先在中窑顶部留一小缺口,谓之“龙口”,吉日良辰,鸣放爆竹,匠工将砖或石砌上,抹上灰缝,在龙口中线处钉一铁钉挂一本书和一双红筷子,窑主给工头一块被面,并宴请匠工称为合龙。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