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衣服 清末民初,男女均着有襟子袄,襟分男左女右;亦有对襟短褂,无袖者名背褡。富裕人家男着长袍短褂,中老年妇女穿裙袄,皆为绸缎绣有花边。一般家户多为土布,量力随俗。 民国初至1934年,教员、公务人员、商人穿长袍。 1935年至五十年代男女穿有襟、对襟袄,皆着裹肚。男式棉裤大腰大裆,绑腿带,时兴套裤,即套在棉裤外面而只有裤腿的裤筒,使腿部暖和又便于行动。女人打膝裤,长1尺,宽9寸,绑于裤腿口。冬秋男女勒腰带,男人多为蓝、黑、白色土布带或羊毛带,妇女多为绿丝带,老年妇女为黑丝带。’男人衣服多为蓝、黑、白色,粗布为主;女穿红着绿,多为土布。五十年代,干部、学生穿中山服,群众多穿对襟袄。蓝阴丹士林、昌呢、卡叽、贡呢、花达呢、斜布,逐渐代替了手工土布。六十年代,男女棉衣均套罩衫,春秋盛行灯芯绒服装。后期青年喜穿绿军装,风行一时。七十年代干部、城市居民多穿凡立丁、的确良衣料。随着毛哔叽、涤纶、晴纶、锦纶花达呢、中长纤维进入市场,黑、蓝色呢子上衣日渐增多。八十年代城镇干部中出现军便装、西装、专业服装。县城少数女青年穿连衣裙,款式不一,布料优质。男青年中出现穿淡、浅色花布衫。岁时喜庆礼服,清末至建国初,男穿袍褂;女穿裙袄,穿花鞋,戴项圈、滚子,拿手帕。六十年代后,已无此俗。 鞋帽 清末民国时期,男人有身份的戴礼帽,平民戴瓜壳帽。妇女头上围手帕。戴“略略”、“风帽”,老妇戴毛(mu)儿帽。 1935年当地解放,男人头上勒白毛巾,额前打结。 五十年代以后,男人头戴“军帽”或留发,春冬戴火车头帽,后有鸭舌帽出现,妇女头上围绉纱。童帽式样较多。 民国时期男人多穿土布牛鼻子鞋,妇女穿绣花鞋。新中国建立后男穿遍纳鞋,深口、浅口布鞋,后出现胶鞋、皮鞋、塑料凉鞋、拖鞋;妇女穿鞋也有较大变化,先为平口、浅口系带平底鞋,后有半高跟、高跟鞋。 新中国建立前男女都穿布缝袜子,中老年妇女还缠裹缠。新中国建立后出现线袜子,后渐变为丝袜、锦纶袜、尼龙袜等,分高腰、低腰。 发型 清末男人梳辫子,年长者留胡子,姑娘梳辫,额前梳刘海。出嫁时,发辫换成发髻,用线绞去面部汗毛,称“开面”。民国时期男人多剃光头,儿童留箍;青年妇女梳麻花头,中年妇女梳圆包头,老年妇女梳把把头,女孩梳髽髻,后改为单辫子、双辫子。新中国建立后,男青年留分头、偏头、背头、平头、游泳发式等;妇女风行剪发头、青年发、单辫、双短辫等。近年青年男女时兴烫发,城市少数男青年留长发,女青年留短发。 首饰 清末民国初妇女首饰有耳坠、项圈、头簪、钗、镯子、滚子等,富者男女手戴戒指、箍子、三道箍。儿童戴百家锁,贵相儿童戴脚绊。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