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农祭 祭祈纯属守旧信仰沿习,源流深长,难于移易。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不断发达,文化知识普遍提高,中青年农民不再沿袭,唯老年人尚推崇恪守。 畜兴:正月初一早饭后,择喜神方位,全村男女老少,吆赶大家畜、羊子,焚香表叩头,谓之“畜兴”。以祈六畜兴旺,人避瘟疫。青年好事者骑骡马,竞相奔跑,玩童策毛驴追赶撒欢,尽兴嬉耍。老年人评价各家牲畜成色,观气象谈论当年收成;妇女三五成群,远远观望,相互问好,指点品评,闲话家常;男性离散时则折树枝蒿杆,插在驴鞍上,喻驮摇钱树返回。八十年代,此俗衰敛。 动农:春季土地解冻,农家吆赶牛犋到近村庄地块,套好绳索,1人牵牛1人扶犁,耕1圆圈,再在中间耕1“十”字,成田,在十字交叉中心,拥土成堆插香,遂点表叩头。示动农,意在祈祷全年农事顺利。事毕即回。 稔祭:五月,小麦成熟,碾打完毕,第一场新麦磨粉,蒸献馐(白馍)供奉院中祭神。 破土:旧时农村新建窑房,必祭土安神。请风水先生择吉日,起箭破土。在挖窑背准线中竖1杆,杆上端套1铧尖,中挂1小筛、桃木弓、1本皇历、五色线1绺、7根针、1个碌碡脐、1个五谷袋,杆子一面劈平写字,内容为动土年月日时及安神镇邪等语,下端埋土中。焚香表洒酒叩头,后即可正式动土。建国后此俗渐见匿迹,城镇今已不多见。 立木:盖房上大梁称“立木”,大梁正中围裹1块红布,绑1双红筷子十字搭开,1本历书。大梁向下面劈平写字,内容为房主、工匠名记及建成日期,上梁毕,主人宴请匠工。 合龙口:箍砖、石窑,窑洞拱形完成时,预先在中窑面最中间留一小缺口,谓“龙口”,吉日良辰,爆竹齐鸣,1名大技工手端盛有五谷(麦、豆、谷、黍、糜)和碎馍、糕片、水果糖、零钱的碗,一边向四方撒,一边唱道:“一合龙口再不开,家添人口外添财,窑里窑外喜气生,天神地仙降福来。一撒东方甲乙木,二撒南方丙丁火,三撒西方庚辛金,四撒北方壬癸水,五撒中方戊巳土,匠工无忌,主家无忌,天无忌,地无忌,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大吉大利。”掌线技工身披1块红布,在龙口内放进五谷、碎馍、碎糕、小肉块、五色丝线、笔砚等,然后迅速把砖或石砌上,抹上石灰沟缝,窑主、工头在中窑门口烧香表叩头,最后在龙口中线处钉一铁钉挂1本书和1双筷子。鞭炮齐鸣,邻里围观,窑主向来人撒烟糖。窑主给工头1块被面,给匠工零钱,并宴请匠工。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