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前,均为土葬。富豪之家,父母生前便精雕彩绘早备棺木;看“风水”、择茔地、砖石箍墓。棺板以柏木为主,兼用松、桐。多为“八仙板”(8页板做成)、“十根头”(10大块)或“十二圆”(12页板);13页板以称“溜溜子”,用四块板做的“四页瓦”不常见。厚度一般为二五指(2.5寸),3~5寸称墩子,2寸以下为薄盒子。寿衣:男为长袍短褂,女为花裙绣衣,一般4~5身,多至7身;单、夹、棉俱备。穷苦百姓则薄板、布衣,只求入土为安。赤贫者,芦席裹尸,土坑掩埋而已。故乡谚有“穷家埋人,富家埋钱”之说。有少数人,老人在世不孝养,死后却大讲排场,这种假孝子,理所当然受到群众的唾弃! 建国后,提倡移风易俗,礼仪从简。“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举行丧葬仪式(哭、祭、戴孝等);有的今天埋冢,明日平坟,周年祭扫,已不知所在;更有甚者,以“莫须有”的罪名,随意挖人祖坟,破其棺木,抛其尸骨,以示“彻底革命”。这种野蛮行径,在群众中影响极坏。1979年以后,批判了极左思潮。但个别人家丧葬却又大操大办,大肆挥霍。 老年丧葬仪程一般为:临终前(弥留),为其理发、净身、着寿衣。咽气后,白纸盖脸,移上灵床,点灯一盏。家人焚化纸人、纸车、纸马、冥钞于门前,谓之“烧倒头纸”。然后子孙戴孝,向亲朋“报丧”。第三日,白纸糊门,贴挽联、挂纸幡、出丧牌(讣告)。待亡人的近亲(外家、娘家等)来齐后“入殓”。继而棺停正中,外围孝帘,立神主、摆献点及童男童女、排花金山等纸扎摆好后,孝子赴祖坟“请灵”。之后,孝子披麻戴孝,分男女两傍“坐草守灵”,亲友吊唁,叩拜答谢,礼送礼迎。按吊丧人的关系,分别服制“散孝”。祭礼有献饭、冥钞、纸扎、鞋袜、条子、挽幛、奠仪(现金)等。 埋葬前一日,孝子“扫墓”;夜晚,邻居送香纸,孝子致哀“奠纸”;然后,孝子依次奠酒“祭灵”。 出殡前,孝子跪拜,供茶献饭,取金箔、冥钞入纸柜,备亡人费用,称“填柜”。事毕,请“相辅”(邻居帮忙的),抬灵柩入兰帷大桥(棺罩),鼓乐齐奏,鞭炮齐鸣“起灵”。然后铭旌、魂幡引路,孝子扯纤、扶杖(丧棍),亲朋随行,长子或长孙头顶纸盆破于村口(也有不破盆而支放坟前为锅的),奏哀乐、恸哭,送入坟茔,称“送灵”。按选定时辰,悬棺“下葬”。先将棺木徐徐落入“明庭”,再稳稳推进“暗庭”(正穴),砌扎墓门,喷酒封闭,实土筑冢。此时,哀乐急奏,孝子叩谢,焚纸哭拜。最后乐鼓手清唱一段,表示从此诀别,以慰亡灵。 为了彻底改革丧葬旧俗,县人民政府1979年在华朱乡建立了县火葬场,大力提倡火葬。此后干部、职工和农民,响应实行火葬殡仪者日渐增多。届时,亲友送花圈、挽联,佩黑纱,向遗体告别,举行追悼会,慰问遗属。遗体火化后,骨灰盒安放纪念堂,或捧奉回家。 民国前,有人根据封建礼制的要求,在父、祖辈墓园结庐守孝,长达三年。民国以后,先祖葬埋第三日,至亲赴坟前,供祭献点,整修墓冢,焚纸致哀,称为“扶山”(亦称“全山”)。嗣后数七,七七为终。单七墓前献饭,焚纸哀悼。百日、周年,仪如单七。逢死者生辰为“冥寿”,在神主前献饭拜祭。亲丧之日为“忌日”,焚纸献饭,忌鼓乐。 三周年(或称“过三年”),视为喜事,换贴红对联,设宴席,动鼓乐,脱孝服,墓前立碑等。近年来,此种风俗在某些地方有变本加厉之势。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