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里,灾乱、剥削,使劳动人民贫困不堪,何望服饰讲究?衣料均为打弓弹(棉)絮,摇轮纺线,穿梭织成的土布,自浆、自染、自裁、自缝。一身粗布衣,大襟改对襟,长袍改短衫,大人穿了小娃穿,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民国时期,洋布(机制布)渐多,但平民穿者甚少。 建国后,人民生活逐步提高,讲究鞋袜、衣帽整洁,姑娘们精心绣制的鞋袜垫,图案新颖、美观。80年代以来,土布已不多见,化纤机制品充满市场,花色品种五彩缤纷,款式类型日新月异,缝纫机、锁边机,普及千家万户。 服饰打扮。抗日战争前,农村姑娘留长辫、扎红头绳,额上留一绺短发,谓之“刘海”。外衣红、绿搭配,腹围扎花“裹肚”。婚后,卷发于脑后,呈扁园弧型,外罩黑丝“络络儿”(发网),俗称“泡泡”。头戴两片鱼形花带,从额上贴鬓系于后髻根,用以束发,插红绿花。上穿大襟衫,出门走亲戚,腰紧刷地裙。普遍戴银镯、耳环。乡下缠脚老妪,穿木底鞋,头顶黑罗帕夹于双耳。城镇妇女多天足,剪发头,穿旗袍、长靿袜,装束时髦。 男子,古时蓄发,束缚于头顶,壮老年留胡须。清代强令留长辫。民国初年,剪掉辫子,农民剃光头,学生、公职人员留分头、背头。穿戴贫富有别:富人长袍短褂,绫罗绸缎,礼帽,皮鞋;平民多为对襟布褂,大“裹肚”,白腰黑裤;公职人员“鸭舌帽”、中山服,少数人披“大氅” (大衣),草绿色军装也曾风行;贫民,头包白毛巾,腰紧大腰带。边远山区喜穿双梁牛舔鼻布鞋。民分地区,壮、老年多有旱烟锅插在腰间或别于领口,挂着烟布袋和“火镰”(打火工具)。非遇喜事不穿长袍。 50年代后,男女老少穿着多为夏淡冬暗两色服装。妇女大多双辫子,方头巾,花罩衫;男性戴八角软檐帽,穿中山服、列宁服。裤子,男女均为宽大短,后为窄细长。男兴“解放鞋”,妇女多为薄底偏带鞋。 80年代,服饰要求选料精细,款式讲究,美观大方。西服、茄克、羽绒衣、长、短裙、红卫服、青年服、滑雪衣、弹力衫、牛仔裤、高跟鞋、妇女渐多烫发。少数男青年蓄长发,小胡子,则被视为不伦不类。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