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家常便饭 一般农家早饭,以蒸馍、米汤为主;午饭,多为面条、烤馍;晚饭,俗称“喝汤”,亦多为蒸馍、米汤。夏收大忙时,下午“吃半晌”。食粮以小麦为主,间杂豆类、玉米、糜谷等;食油以棉籽、油菜籽榨制,蔬菜多挖取各种野菜,煮而佐食,或晒干贮藏以备冬用。合阳人喜食辣椒,视“油泼辣子干捞面”为美食。旧时,农户十有八九年年短粮,故有“九九八十一,穷汉顺墙立,不觉身上冷,单害肚里饥”和“麦稍黄,饿断肠”的谚语。建国后,除三年(1960~1962)困难时期群众因缺粮而发生恐慌外,温饱基本得以保证,蔬菜多为自留地种植。80年代,农民储粮渐增,蔬菜多为市场选购,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馍白辣子稀”已司空见惯;逢年过节,酒肉丰盛,人民生活开始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过渡。 待客面食 平常来客有麻食、煮饺、馄饨、臊子面。若待首次回门女婿,花样最多,如绿红细面、鸳鸯面、花边煮饺、喜馄饨、菱角、杏瓢、猴耳子、桃花辫等,以精调汤汁浇之,美味可囝。 蒸花馍 以精制面粉做成各种“插花馄饨”,作为红白喜事及“送时节”的礼品食物,式样以狮、虎为多。凡拜年、看忙罢等,均以大圆“调和馍”或光光馄饨点梅花为主,即所谓“少看老,实心好”。元宵节的“眼眼馍”(亦称“脸脸馍”)、端阳节的“虫虫馍”和中秋节的“果子糕”(有的称“枣糕”、“糕糕馍”)讲究插花多样,则属“老看少,花枝俏”。结婚、看娃、贺寿、丧事中的奠礼馍均用插花,形式分人物、鸟兽、鱼虫、花卉多种。 设花饭 丧事中女婿、外甥对亡故长者献奠花饭。多用糯米粉、荞面粉制成猪、羊、兔、石榴、仙桃、瓜、菜等形状,彩色绘染,生动逼真,一碗饭一种,合成一桌八碗、十碗或十二碗。 婚丧筵席 一桌七座或八座(徐水以北与西北乡多为六座,俗称“开口席”),先酒后饭。酒席分凉菜、热菜。凉菜以所上菜多少分“五点梅”、“九器儿”、“十一镶”、“十三花”;热菜有“两品两拼盘”,各种炒菜少到八九道,多则几十道。现多增加全鸡、全鸭、全鱼、带把肘子等。饭席为“十全席”、“八碗一品(或火锅子)”、“十三花盖顶”等。此种肴馔,原只限于贺寿及父母丧事,后扩大到订婚、结婚、看娃、上梁、禫祭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