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古代的村庄建设,均选择向阳避风近水便于农作之处,有的靠山傍川,有的在山间阳湾。村庄有大有小,大的一般居住七八十户,小的居住十多户。住宅建筑,基本是窑洞,其中土窑洞居多,石窑较少,砖窑极少。 土窑洞在胶土(粘性土)山间挖成,一般深2丈,宽8尺、高1丈左右。窑口有拱形和长方形两种。拱形窑口安半圆形大窗与小窗及门,长方形窑口安方窗与门。窑口上5尺左右压有石板窑檐。窑内设土炕土灶,墙壁用麦秸泥抹光。土窑冬暖夏凉春秋温和,而且造价很低,但不够坚固,方窗土窑内的光线很暗。建石窑必须石料来源方便。用手锤将石块敲方正砌成的窑洞,群众叫“锤子活”石窑,如将窑面石用錾子凿成细条纹,则叫“出面”石窑,窑内也用麦秸泥抹面,并盘炕砌灶。石窑深、宽、高一般比土窑大2尺左右,坚固耐用,光线较好。砖窑和房屋很少,只有少数富户有之。 山间的村庄土窑居多,靠山傍川取石方便的村庄石窑居多。贫穷人家居住的多为土窑,有的无院墙,有的用粘土夯筑成土院墙,安简单的栅栏大门。中等人家的住宅有土窑,也有石窑,一般有院墙大门。富户人家的住宅则讲究方正,多为石(砖)窑洞,并有少数房屋。个别官宦和地主的住宅十分宏大,本县明、清时期有过少数地主大院,只是未能保留至今。据了解,这些大院的建筑与县城富户人家的四方院建筑差不多,不过占地面积较大,多为二、三个单院组成,主人住后院,前(和中)院是长工窑、碾磨房、仓房、工具房、牲口棚(圈)等。有的大院靠山坡而建,形成阶梯建筑。大院的围墙皆高大坚固。 民国年间,有了接石口土窑,即在土窑口接3或5尺的石头口,以防窑口坍塌。 建国后,土窑和接石口土窑逐渐少建,石窑逐渐增多。八十年代初,曾出现建窑高潮,据调查,1981年全县村庄新建石窑达2.92万孔,建筑面积约87.6万平方米,每户平均约0.49孔、14.6平方米。同时,石窑建筑也逐渐由“锤子活”石窑变为“出面”石窑,并用白灰或水泥勾缝,有的还用条石挑檐,顶戴砖花栏。窑内用白灰抹面,油漆绘画炕墙,砖或水泥地面。还有的将门窗油漆成淡黄或苹果绿色。据1985年统计,全县村庄共有新旧住宅窑洞13.5万孔,建筑面积约324万平方米,人均约0.54孔、11.96平方米。八十年代后期,除了修建石窑外,傍城镇的个别村庄开始修建砖混平房和砖薄壳。 建国前,住宅院落比较大,三、四代同堂者甚多。建国后,院落逐渐缩小,尤其是七十年代以后,新建住宅一般为2~3孔 窑的独户院。 村庄的公共建筑主要是寺庙。寺庙主要建于明、清两代,建筑以砖(石)瓦房为主,也有少数砖(石)窑洞。一些大的寺庙建筑比较宏伟,有山门、正殿、庑殿和后殿,还有亭、阁、戏台以及牌坊(如一步岩宋韩蕲王庙之蕲王牌坊)、宝塔(如合龙山庙之砖塔)等建筑。其中正殿高大威严,明柱厦檐,飞檐翘角,兽头高昂;殿内漆柱画梁,满壁彩绘,泥塑神像,各具情态。民国时期,一些寺庙改做小学校。解放初期,多数乡村政府曾利用寺庙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的寺庙均遭到程度不等的破坏。1980年后,被毁寺庙逐渐被补修或重建起来。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