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服饰 本县人民“服饰俭素,不尚浮华”(《薛志》)。旧时男耕女织,家家有纺线车,间有织布机,妇女的主要分工为织成家机布,供应全家之衣着。家机布又称土布,宽约尺许,纹理较粗,出机为白色,需送染坊染成蓝、黑等色,然后裁剪,手工缝制。男衣式样多“对门襟”(盘扣、开口在中间),裤子另加白裤腰。妇女着大襟衣(开口在右侧)。山里人则男女皆大襟,男人腰束白布带,并以蓝布缠头,头帕长3.5-5尺,巴山深处妇女亦缠头,着衣里长外短,如穿三件衣服,每件外衣短一指,层次井然,穿几件衣一眼可见,意在炫耀富有。 民国以后,机织布渐多出售,群众称为“宽货”(喻比家机布口面宽),衣着式样多为长衫、短袜、中山装。抗日战争期间,西乡系大后方,外籍人自沦陷区来者日多,服装甚受影响,妇女有着旗袍者,男子有着西服者,但农村仍如旧,变化极少。 在本县左溪乡居住的少数苗民,衣着有异,男子不喜冠戴,上衣裸胸,女子不饰钗钿,衣裙多镶五彩。男女皆着麻履,妇女精于编织。 建国后,服饰变化较大,50年代以列宁服为时髦,男、女衣色皆以灰、蓝为主。60年代后期红卫兵服盛行,草绿色遍及城乡。70年代服饰仍拘谨,稍涉时髦便斥之为奇装异服。至80年代,提倡美化人民生活,衣着质料由平板布、卡叽上升为尼龙、涤纶、毛纺,款式及色彩多样而鲜艳,如猎装裤、牛仔裤、健美裤、蝙蝠衫、T恤衫等,妇女夏日则穿连衣裙、百褶裙、西服裙等。高跟鞋在平川中青年男女中几无人不穿。从发式上看,50年代女性多蓄双长辫,60年代时兴“羊扎角”(短辫),80年代则尚披肩发、盘髻及各式烫发等。佩戴的饰品更是各具风采,有耳环、项链、头花、胸花、戒指等。 旧时枕头为冬瓜形,两端饰以彩绣,内瓤多装谷壳。近年已改革为长方形枕,外配枕套、枕巾。 二、饮食 民间习惯多为一日三餐:早饭、晌午、夜饭,主粮稻米,间食麦面,农村一般是收啥吃啥,山区则以包谷、杂粮为主食,但多能粗粮细作。随着城乡经济状况的变化,食品亦随之改善。 本县的家常菜有浆水菜、泡菜、盐菜、酱辣子、红豆腐等。浆水菜制作简便,将青菜淘净,用米(面)汤加原汁水煮数滚,储之盆内,数日发酸,味含醇香,有增进食欲、消除油腻之功能,故离家出门者数日不食浆水菜,便觉口中无味。泡菜又称酸菜,用有外沿之坛储之,经常换水,菌不得入,菜愈陈而愈香。盐菜多香椿芽或蒜苔等切碎拌盐,晒干可储经年。酱辣子为红辣椒切碎后加发酵的胡豆瓣及姜、盐调料搅拌而成。 其他如菜豆腐、甜浆子、粗老官、麻食子等,亦颇具乡土食品风味,五味以咸为主。 三、住与行 旧时民间楼房极少,即使是地主庄园,虽占地基甚广,但也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一般是三合面,四合天井。农村则多为一明两暗的土打墙,草盖房,檐坎较宽,或为长三间,廊一檐,间有长五间,廊三檐,便于堆放杂物。山区室内有火塘(穴地为池),以铁勾吊顶罐,取暖、煮饭皆在其间。 旧习在盖新房前,户主需请风水先生择基定向,破土、安门坎、上梁均要宴请工匠,亲友于上梁时也来庆贺,贴对联、放鞭炮,为民间喜事之一。 解放后,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已基本普及瓦房,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渐次增多。城内郊区楼房林立,并向高层发展,不仅机关单位盖职工宿舍楼,群众建房中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也陆续出现。 在行的方面,本县山多于川,过去长期交通不便,行路困难。清代,富者坐轿,中者以驴骡代步。民国时期,改轿为滑杆,可睡可坐,男妇咸宜,羊肠小道亦可通行。 旧时,山区运输盛行“背佬”,所用背架高过头顶,力点向前,负重者可背200余斤。丘陵浅山多使用鸡公车,推行时,车轴鸣声唧唧,如乐曲伴行,可以解除推车人的疲劳,平川则多挑担、肩扛,交通工具极为落后。 解放后,行的条件日益改善,现除县境内铁路横贯外,八个区公路皆通,民间多使用架子车及手扶拖拉机运输。近年来,自行车、摩托车、公共汽车日趋普遍。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