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嫁娶 解放前,男女婚姻事,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约束,无婚姻自主权。男女双方在订婚时互不见面,先用“庚帖合婚”,后男方纳五彩聘礼,再择娶亲吉日。迎娶前日,女家待客,谓之上马筵席。当娶之日,新郎新娘穿着皆新(女以红色为主),男方用花轿接新娘,女家陪送嫁妆。送者约20余人,统称“送女客”。轿到门前燃放鞭炮,新娘出轿男前女后,脚踩红布或红毡直入院内,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后夫妻“对拜”,方入洞房。洞房之夜,连续三天灯烛不灭,为“长命”灯。闹洞房三天不分尊卑长幼,戏耍中,轻者让新娘点烟,重者让新婚夫妇作一些庸俗的动作。解放后,男女结婚,实行婚事新办,勤俭节约。有的举行集体结婚,有的旅游结婚,只用香烟、糖果招待亲朋好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富裕,从80年代以来,城市及近郊嫁娶,汽车迎送、大摆筵席者越来越多,而且互相攀 比之风愈演愈甚。 丧葬 旧时,农村老人逝世后,先请舅家人来指教,并请“阴阳”先生为丧者入殓,选坟地,定葬期。亡后第三日,在门旁贴讣告,门前竖一纸杆。纸杆是用纸钱糊成圆筒,高二丈许,直径约二尺五寸,谓之“望乡台”,是传递噩耗之标记。祀有“七七”、“百期”,每逢期日,儿女们穿毛茬白布孝衫、白裤、白鞋,腰系麻丝,全身白,男戴麻冠,女头顶白布尖。葬日请“吹鼓手”,少则4人,多则12人。举殡葬礼两天,前一天晚烧“天明”纸,女婿、外甥和亲友,在死者灵柩前一一进行九叩十八拜仪式,名曰“烧腰奠”。第二天清晨,出殡前,女婿、外甥、亲朋好友又将各自为死者送的花圈、挽帐、献食等祭物,按辈次轮流拿上在大门外的十字路口走一趟,吹鼓手跟在后面,边走边吹,名曰“迎祭”。出殡时,孝子跟随灵柩哭泣,哀乐相送。葬后守孝3年,期满换去孝服。 在埋葬的当天和三周年,设酒席招待宾客。有权势或富裕亲属,请“礼宾”数人行礼,乡邻送牌匾,请位尊者“点主”,葬后大宴宾客。民间说:“有钱埋钱,没钱埋人。”1976年以来,城市人去世后,其亲属多数已不穿白戴孝,兴臂戴黑纱,开追悼会后火葬。在农村仍盛行土葬,但旧时繁琐的葬礼有所简化。1980年后,农村埋人不但请“吹鼓手”,而且有的在葬后当晚还要放映电影。 生子 旧时,重男轻女,生男为“大喜”,生女为“小喜”,头胎儿女兴“做满月”,若生男孩招待更甚。孩子舅家送礼品比常人重。礼品有“长命百岁”银牌、银项圈、银手镯、童装、玩具等物,主人备饭款待。若老来得子,还要抹脸戏耍。实行计划生育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生男生女同样欢喜,仍设酒宴做“满月”。 祝寿 旧时,农村为老人祝寿,多为名家富户,儿女操办。亲友庆贺,礼品多为白面蒸成的寿桃(12个),寿桃大如碗口,也有立碑、挂匾或送寿联。主人均设宴酬谢。近年,城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儿女愈加重视,为年逾花甲的老人送“生日蛋糕”,有的设宴祝寿。 杂礼 建宅 一般择吉日破土动工,选黄道吉日立柱架梁,亲友邻舍都给庆贺一番,其礼品为7尺长红布或红缎被面一条,肉一吊(肋条肉约1公斤),鞭炮一盒,白酒一瓶,谓之“浇梁”。是日,众亲友立木竖柱,当日完成,主人款待。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富裕,建宅“浇梁”的礼品向高层次发展,礼轻者为一条缎被面,重者为毛毯一条。 平常礼节 农历四月间,鲜菜上市,农村出嫁姑娘带几种细菜回娘家探望。俗云:“麦梢黄,女看娘”。收麦之后,农忙已过,出嫁姑娘蒸油花卷12个,带瓜果、蔬菜再回娘家。亲友来往亦互带瓜果、蔬菜之类。若遇唱戏赶会,被请之人均带麻花一捆(10根)或其它瓜果之类。来客进门,客须在前,主在后;送客要送出大门外。 宴席 旧时,宴席一桌6人,三方设座,一方为席口,正对席口一方为上席,长辈坐上席,晚辈在侧。若按辈次排不开时,可在席口补座,亦称上唐。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