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碑林区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碑林区服饰习俗

2011-8-3 21:02:27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清末民初,居民在家男的多穿对襟短服,女的多穿大襟短服。出门拜客赴会,男的多穿长袍,也有在长袍外再加马褂的,女的多数加穿嵌彩边或绣花长裙子。民国9年(1920)以后,中山装、西装、旗袍逐渐推广,但男子礼服仍为“长袍马褂”加戴礼帽。女子礼服多为旗袍,或在其外加开襟短装外套,衣领从高领改向低领。民国19年(1930)以后,男子服装以中山装、西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民国29年(1940)以后,妇女一度盛行“姊妹短装”。整个民国时期,女性服装主色调为红、绿两色,男性为黑、白两色。
    建国后,西装和旗袍很快被废弃,中山装和列宁服成为辖区男女服装的主流。此间,1953年前后曾流行了一阵“苏联大花布”,男的穿大花布衬衫,女的穿大花布连衣裙,时称“布拉吉”。到60年代中后期,军服(红卫服)衣裤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服装,颜色以草绿为主流,杂以蓝、灰等其他颜色。从50年代至70年代末,服装色调以灰、蓝、草绿为主色,次之为白色。1985年以后,西装又复流行,茄克衫、蝙蝠衫、牛仔裤、文化衫及套装已普及整个社会,且花色及面料极为丰富多样。西装彻底取代了传统的中山装和红卫服。女性裙装的款式和花色更是变化莫测,并由青年女性向中老年妇女延伸。进入90年代,服装变化尤为迅速,花色品种越来越多,款式更新越来越快,流行周期越来越短,并向多元化、个性化、时装化、高档化发展。穿着讲究色彩、款式,追求名牌、高档。性别、年龄间的色彩、款式界限淡化。此间,除军队、公安、铁路等原有专业服装外,税务、司法、工商等从事公务的行业也有了统一的制服。非公务单位的工厂、商店、学校广泛的出现了厂服、店服和校服。

编辑:秦人
碑林区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荐福寺小雁塔 西安钟楼 西安鼓楼 西安城墙
碑林区旅游景点:西安城墙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吉备真备纪念碑园
碑林区鲁斋书院 碑林区关中书院 碑林区正学书院
碑林区养正书院 碑林区柏树林 碑林区永宁西苑
碑林区吉备真备纪念园 碑林区长乐南园 环城公园(碑林地段)
碑林区南门外松园 碑林孔庙 碑林区汉董仲舒墓(下马陵)
碑林区美食 更多
碑林区腊汁肉 碑林区甑糕
碑林区蜂蜜凉粽子 碑林区金线油塔
碑林区千层油酥饼 碑林区泡泡油糕
碑林区清真饺子宴 碑林区葫芦鸡
碑林区小吃宴 碑林区葫芦头泡馍
碑林区特产 更多
陕西清真凉皮 陕西擀面皮 陕味香陕西凉皮系列[图]
陕西清真凉皮 陕西米皮 陕味香陕西凉皮系列[图]
陕西清真凉皮 陕西 陕西清真凉皮 陕西
推荐信息  
·岐山县岐山祝寿习俗
·临潼婚姻习俗
·略阳杀年猪吃泡汤习俗
·靖边闹秧歌习俗
·靖边人日常忌讳
·华县的衣食住行
·白河县元宵节
·石泉县春节玩狮子龙灯的习俗
·镇安回族的饮食风俗
·风趣的镇安婚俗
·绥德哭坟民歌
·绥德丧葬仪式民歌
·绥德丧葬习俗
·绥德暖窑习俗
最新更新  
·碑林区饮食习俗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