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内容。
阎良荆山后土娘娘庙庙会由来久矣 ,清康熙元年(1622年)邑人武献哲撰写的《重修后土献殿碑记》就有庙会的记载,那时的庙会只有农历三月十六、十七、十八三天。据现年93岁的坡底村村民孙忠财讲,他在解放前担任过甲长,主办过庙会。在解放前及解放初期这里的庙会一直是方圆数十里群众烧香祈愿,农资交流,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传说是后土圣母的生日),荆山后土庙都要举办庙会,会期一般为七天。每逢一年一度的娘娘寿诞阴历三月十八日前,附近的村民就召开庙会理事会计划筹办事宜。待人们商妥后,公推一人具体主持负责庙会的操持事务,其他人协助办理。
庙会办理所需费用从地方上的公田所收的地租来维持,余出部分归主持人私人所有,不足则由主持人自出。形成民约,共同遵守。
当地人有一个三圣母的传说,指三原荆山后土庙(在三原县东五十里荆山神泉谷),阎良荆山后土庙,阎良老街娘娘庙并称三圣母。过庙会也是从三原荆山后土庙开始,然后到后土娘娘庙会,最后到阎良老街四月初八庙会结束。
庙会期间,“居街坊者倾市而来,处田里者舍农而至”,方圆数十里的善男信女,秦腔戏团,民俗锣鼓队,社火队,放赌的,小吃摊,做各种小生意的,耍猴买把戏的,交易牲畜农具、生产资料的,看热闹的,赶会的,求子还愿的都蜂拥而至,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场面好不热闹。
后土庙还见证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岁月。据村民讲,坡底村的老红军孙旭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在古庙里召开过党的秘密会议。解放前,地下党员张建秋(阎良镇阎良村人)曾在以后土庙为驻地的棘店小学以教书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后土庙也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处好地方。
近年来,古庙重建之后,久违的庙会也随之恢复,而且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比一年有趣。2008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后土圣母的又一华诞,又逢明英宗敕修后土庙560周年,后土庙有一次迎来了令人瞩目的庙会。这次庙会为期一天,先后参加庙会的达上千人。庙会上,陕西省文化厅原厅长叶正宽的夫人赵女士、女儿叶林及著名导演米龙先生向坡底村的后土文化室捐赠了200余册图书。坡底村村民代表孙小鹏与西安西林春餐饮公司签订了后土贡馍(见图片)的供销合同。省文化厅、区政协、区人大等部门的代表、社会名流及当地群众共同祭拜了后土圣母。当地两个秦腔自乐班40余人与新潮的阎良西刘歌舞团展开了大赛,难分伯仲。最后,坡底村震天动地的威风后土文化锣鼓和秧歌表演将庙会推向了高潮。后土庙的庙会必将成为阎良人民文化生中的一件大事,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永远传承下去。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