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服饰 民国初年,男人多着长袍短褂,女人多穿大襟衣衫,盖脚裙子,衣裙皆绣有长边图案。家境较富有者,女人带各种不同质量的手镯、耳环、穿绣花鞋。民国20年(1931),境域人着装与全国各地风俗习惯基本相同,男为上下两截装,先兴宽大短,后穿窄小长;妇女上衣长而宽大,均有扎裤腿习惯,逢年过节出门走亲戚时,才穿上裙子做为礼服。商贾穿长袍、戴瓜皮帽(形似西瓜皮而得名);读书人和在外干公事的人,则穿长袍戴礼帽。男女小孩多带裹肚、项圈、穿猫娃鞋。富商人家讲究带金、银戒子,夏穿丝绸衣裤,冬穿二毛子羊皮或狐皮大袄。贫穷人家,全年只有一单一棉,皆为自织自缝的土布衣服(也称老粗布)。 抗战前几年,开始有人穿中山装、旗袍;抗战中期,兴起大织布机,所织白平布(当时称洋布)、花格呢成为人们做衣服主要面料。 建国前夕,京广面料的夏布、阴丹士林和纯蓝布在境内风靡一时;呢绒、哔叽和绸缎则是做西装、旗袍的主要面料。中小学生多穿童子军服和学生服。 建国后,境内人民群众衣着变化很大。起初,女穿阴丹士林大襟衫、黑洋布宽短裤、金黄色长筒袜、黑色方口偏带鞋。50、60年代,中山服、列宁服较为普遍。当时,兴各种条绒(也称灯芯绒),男女青年能穿上条绒衣服,即被认为是赶时髦。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每人每年只发数尺布票,给穿衣带来较大困难,所以衣着不太讲究。“文化大革命”时期,男女青年穿黄军服、戴黄军帽成为时代的标志,革命的象征。70、80年代,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阎良已成为中外有名的飞机城,人们衣服式样、花色、种类越来越多,市面上最流行的布料是凡尼丁、的确良,干部、工人、农民,讲究穿兰凡尼丁裤子,灰的确良衫子,丝绸、混纺、毛料等广为所用。90年代,人们衣着面料档次越来越高,式样讲究,时装种类繁多,花色品种更是举不胜举。工商、税务、邮电、银行、铁路、公安、土地、治安等部门和单位都有标志服;经商的老板,公司的经理,各级党政干部以及广大工人、中小学教师也多穿西服、打领带;在中青年女性中多兴戴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男性中穿皮鞋、皮加克、皮大衣已很盛行。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