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国时期男婚女嫁沿封建礼教,看重“门当户对”,多受制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数难以自由恋爱。换亲、“指腹为婚”现象时有发生。男子纳妾、娶童养媳不禁,绝大多数妇女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且受“三纲五常”束缚,夫死提倡守节。迫于生活再婚,多受层层阻挠或以买卖成婚,更使再婚妇女雪上加霜。 旧俗,婚前需订亲,需经“送庚帖”(书写生辰八字)、“合婚”(属相是否相克)、“相亲”(由媒人相约,互看家庭情况及对象容貌)、“过礼”(男女双方家长通过媒人议定彩礼由男家备齐送往女家)程序。订亲后,所谓“女已成婆家人”,只待男女成人婚嫁。结婚年龄,清代《通典》规定,男16岁,女14岁可嫁娶。民国《民法》规定,男18岁,女16岁方可结婚。 结婚谓“一生大事”,对迎亲礼仪极重视。一般先由男方请媒人带礼品去女家商定婚期;临近结婚,男家备首饰、衣物、聘金等约媒人同送女家;女子出嫁前一天,女方家要亮嫁妆,亲戚或本家长辈为嫁女斟酒送行,谓“斟盅”;迎娶日,男家抬什盒到女家抬嫁妆。新郎由舅舅给戴礼帽、插金花、披红绸后骑马或坐轿去迎亲。新娘则由其舅或兄抱其上轿;迎亲路上,如同其他迎亲花轿相遇,要互相换花,以红绸遮轿;花轿到男家,新娘下轿前,燃放鞭炮,并将犁铧烧红用醋浇洒,发出吱吱声,绕轿三周,谓之“打醋碳”。新娘进门后,院内设有“天地祖宗神位”桌,夫妻同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妻对拜后入洞房;入洞房时,新郎抢先进门,在炕的四角各踩一脚,谓“踩四角”,然后迎新娘进门;闹房,亦叫“耍媳妇”,三日内不分大小;结婚第三天,新郎带礼品陪新娘回娘家,称谓“回门”。 建国后,1950年,颁布新婚姻法,规定男20岁、女18岁,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即为夫妻。废除一夫多妻、童养媳等包办婚姻旧习,实行男女平等,一夫一妻、自由恋爱、婚姻自主。订婚与否自便,不受法律保护。男女再婚再嫁,不受非议,老人再婚受到社会尊重,旧俗逐渐废弃。50年代及60年代初,机关干部、工人、教师等,婚嫁从简,迎娶新娘,多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一般在男方单位开个会,宣读结婚证,领导人讲话祝福,婚嫁即告完成。70年代至80年代初,多为结婚者自办。1980年9月颁布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并鼓励晚婚。许多男青年自愿推迟至25周岁,女青年推迟至23岁之后始结婚。一度大操大办之风抬头,除礼品外,有的结婚租借小轿车10多辆,招摇过市;有的备酒席数10桌,耗资上万元,成为儿女家长的沉重负担。1985年后,提倡集体婚礼,热闹、节俭,但不普遍,未形成风气。 婚礼聘金,建国后虽已废止,但男方自愿赠与或女方要求置备之物(或现金),或多或少皆有,有时还互有攀比。50年代初,结婚讲究“三大件”,男方能给女方赠与手表、皮鞋、金星钢笔就很体面;70年代起,结婚讲究置备“三转(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收录机),带咔嚓(照像机)”;80年代后期始,结婚讲究置备彩电、冰箱、录放机及高档家俱。有的经济条件差,为攀比,借钱办婚事,婚后还债喜变忧。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