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百姓衣着只求夏能遮体,冬能保暖。多数农家都有纺线车和织布机。多以“煮蓝”、“煮青”自染白布,也有用槐角豆、石榴皮作染料煮染白布的。男子夏着对门襟土布背心或短袖上衣,一般为大裆黑裤,冬季多穿黑布棉衣裤,成人冬春多系布腰带,以图腰腹保暖。妇女多穿大襟布衣,姑娘们也只有在找到婆家后才能穿几件色泽鲜艳质地较好的衣裳。40年代,外国“洋布”传入境内,但因价贵,除婚嫁外,购买者甚少。农家妇女能穿上“阴丹士林”、“安安蓝”等“洋布”者,人数不多。 建国初期,经济略有好转,列宁服、中山装在机关单位中时兴,农村衣着变化不大。1955~1984年国家实行棉布计划供应,凭证购买,加之人民生活尚不宽裕,添新衣者甚少,大多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俭朴生活。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服、旧军装在城乡男女中穿着甚广,虽显款式单一,但却被视为“时髦”。70年代中期,人们才逐步讲究着装,但男子仍限于一身灰、全身蓝的服装。80年代初,未央区农民全年用于衣着支出人均仅18元。随着时代进步与经济发展,90年代衣着消费水平逐步上升。1990年农民全年人均衣着支出82.99元,为1980年的4.6倍。衣着面料多为化纤、丝绸和毛呢,花色繁多,款式新颖,青年妇女尤为突出。到1993年,西服、皮夹克、各式裙服、皮鞋等都市服饰,已为常人所用,城乡衣着差别逐步缩小。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