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戴香包,给小娃擦雄黄酒,在门上插艾蒿。 包粽子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旧时,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先天下午包好粽子,晚上煮,端午节吃。现在,多数人家届时买粽子、甑糕或油糕吃。 端午节前一两天,人们去地头或水渠边采集艾蒿带回,直接插在门上,或晒干后插在门上点燃,意在解毒祛邪。 端午将临,小媳妇、大姑娘们买来各色丝线和雄黄、香药,精心缝制香包,状若桃形,色彩斑斓,下垂长穗,内装香药,耀眼喷香。不仅小孩老人佩戴香包,许多大姑娘还悄悄将它赠与意中人,作为定情之物。 端午节早晨,大人把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孔和屁股眼处,以防恶虫近身。 无论南北二塬和灌区,均有追端午的习俗。追端午一般在端午节前几天进行,是娘家妈给女儿看节,礼品带獾娃馍、粽子、油糕、杏或其他副食糕点;若是新婚,岳母还要给女婿带衣物鞋袜。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