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县丧葬习俗繁杂,无须详说,只就一般情况略述如下。 (一)报丧。人死之后,即派人向亲友“报丧”,告诉入殓时间。同时,有些人迷信“风水”,还要看坟地,确定安葬日期。 (二)“入殓。入殓时,先把死者尸体擦洗干净,穿戴整齐,然后放入棺内。是时,亲属、户族均应在场,并绕棺木一周,向遗体告别,最后统一化纸盖棺。 (三)吊唁。安葬前一天举行祭奠仪式,亲戚朋友前来吊唁,赠送葬礼,如花圈、大蜡等。下午,男女孝子在哀乐声中列队先请祖先神位,然后“迎礼”。晚饭后,在灵前“献饭”、“祭奠”、烧化纸衣纸钱。有的还请人念经。 (四)安葬。出殡时,灵柩放在门前,举行简单仪式,或焚香祭奠,或开追悼会,最后孝子化纸起灵。起灵后,孝子手持纸棍(哭丧棒)在棺罩前扯纤,长子或财产继承人头顶纸盆,在十字路口摔碎(有些地方不摔,而把纸盆放在墓穴里);女儿哭送灵柩,徐徐前行,至墓地绕墓穴三周,然后下葬、封口,筑土为墓。葬后连续三个晚上,儿孙要去墓地“打拍”,意在为死者作伴。 (五)七期。为了对死者表示怀念之情,死后七天为一期,每期由女子、亲属去坟前烧纸吊唁,直到第七期为止,叫“尽期”。随后,在第一百天纪念一次,叫“百日”。 (六)周年。周年为葬后例祭之一,一年一祭,连续三年,分别叫作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三周年最为隆重,亲朋好友都来纪念,常有戏剧、电影。至此,丧葬礼仪全部结束。 新中国建立后,本县“木棺土葬”的习俗依然如旧。不同的是村村设立公墓,一般不再看坟地,但安葬形式比较讲究,如砖箍墓等,送情的不仅有花圈、花灯、乐队、自乐班、电影等,有的还请西安秦腔名角唱戏,而且招待送葬客人的宴席也越来越丰盛。 实行公墓制以后,过去因属于“下九流”的职业人员和因不正常死亡(俗称“横死”)而不准进入祖坟的习俗,已彻底废除,但本县至今改土葬为火葬者甚少。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