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习俗 食:旧社会,西部山区乡民,以食土豆(俗名洋芋)、玉米、豆类等杂粮为主,间以野菜充饥,很少吃麦面馍和炒菜,家常饭多是玉米糊汤。东部原区乡民以小麦、玉米、小米为主粮。每日两餐,早餐多食稀饭、糊汤蒸馍;中午,主食面条,一些地、富家庭,吃饭讲究摆设方桌、高凳,每餐配有四碟菜,多种蔬菜搭配。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生产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重视饮食卫生,注意吃饭定时定量,主食副食搭配、荤素调节。无论城乡,终年以食小麦为主,辅以糜谷、玉米、大米,但山区人民食用玉米仍较原区为多。来客或过节时,一般都炒菜、烙油馍、做臊子面。平时调剂生活,多蒸面皮、摊煎饼、包饺子,普遍喜食油泼辣子夹蒸馍。吃饭时,多摆放小方桌、低椅子,合家围坐。近几年来,各地普遍种植蔬菜及油料作物,人民群众的膳食状况又有显著的改善。逢年过节时,即杀猪宰羊或者买肉。饮用水多是井水、窖水,县城和部分村庄用自来水。 衣:清末,男着长袍短褂,女穿大襟衣衫、盖脚裙子。女衣裙都绣有花边图案,而且腕戴镯子,耳挂银环,脚穿木底高跟绣鞋。民国期间,男为上、下两截装,先行宽、大、短,后行窄、长、小。妇女有扎裤褪的习惯,平时不穿裙子,只是出门走亲戚时穿用。商人穿长袍,戴“瓢瓢帽”;读书的人和在外干公事的人穿长袍戴礼帽;小孩腰系绣花“裹肚”,脚穿“猫娃鞋”、“虎头鞋”。官绅富商讲究戴金戒子,夏穿丝绸,冬穿裘皮,劳苦人民都穿土布,自织自缝。 建国初期,农村男子上衣为对襟式,用料以平布为主,颜色冬青、夏白;女子喜穿红袄绿裤。学生、机关干部都盛行蓝灰色的中山服式。70年代后,服装样式逐渐革新,花色品种也愈来愈多,丝绸、混纺衣料广为所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衣着普遍讲究美观大方,款式、色泽、质料大都根据职业、年龄、体形、季节、爱好而定,常见的有军干服、青年服、夹克、裙装、西服及各种针织内衣,毛线衣。用料以化纤、毛料为主,使用机器缝纫,手工缝制日趋减少。中青年男女衣着以买为主,城乡几无差别。 住:解放前,民间住宅随地形而建,房舍座落杂乱无序。原区多为木瓦房,土窑洞狭窄浅小,阴暗潮湿。山区多数群众住茅屋草舍或土窑洞。没有院落围墙,不少人家人畜同室,卫生条件很差。唯有富户人家,住的是“四合院”,前门房,后上房,中间两边有厦房。 解放后,城乡人民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草棚基本绝迹。原区普遍建起了以砖窑为主的新农村,讲究的是“三孔砖窑一院,苹果树木两行”的布局,并且打有围墙,建有门楼。山区普遍建起“一明两暗”的土木或砖木结构的瓦房,大都是独家一院。县城居民基本上住进居民点。居民住宅经过统一规化,环境、水电、交通等方面的条件比较好。住宅都是砖木结构或者水泥结构。有楼房、平房、平板房,装饰摆设比较讲究,筑新房者还有“乔迁”之俗。迁入时贴对联、响鞭炮、放电影,主人设席待客,村邻亲友赠送各种礼物庆贺,俗称“入烟”、“烘庄子”。 行:旧时人们外出,全靠步行。走亲串友,请医拜师,一般骑牲口。富豪人家出外多骑骡乘马。现在,无论城乡,普遍骑自行车,使用轻骑摩托车的愈来愈多。全县乡(镇)都通汽车,多数村庄连接大路。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村村都有。农民出外进城,乘车方便,步行者较少。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