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解放前,除少数富户人家穿绸缎和“洋布”外,老百姓均以手工土布(俗称织布子)为衣,且以黑蓝为主色。除自织自染自缝外,仅有少数人家送染坊染色和送裁缝铺缝制。解放后,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色机织棉布、毛料、呢绒等换代衣料陆续应市,花色品种愈来愈多。手工制作已被机器缝纫所代替。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商品服装轮番更新,随时购买成衣已经成为城乡人民的普遍选择。 衣服式样也在不断变化。旧时平民多为大襟袄,摺腰裤;天热穿单,天冷穿棉,很少有内衣及夹衣者。成年农民讲究常年腰间系一长约丈许的白布带子,有防寒,鼓劲,携物多种功用。已婚妇女不论老少,出门或到河边洗衣,也要穿上裙子,不让双腿外露。民国时期,公务人员穿中山服,戴礼帽。地方士绅则以长袍马褂为礼服。学生穿制服(俗称操衣),男女教师则分别以长衫和旗袍,为礼服。解放后,除中山服和旗袍继续流行外,其它已经绝迹,代之以列宁服、干部服、工作服、茄克、猎装、滑雪衣、防寒衣、牛仔衣等。八十年代后,西服更在青年人中广泛流行。女青年身着健美裤者也愈来愈多。此外,工商、税务、卫生防疫、公安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则着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标志服。 鞋袜也有较大变化。过去,除有钱人在西安买鞋(俗称拔鞋)外,一般均为人工粗布鞋。农民则喜穿一种鞋帮密针、双梁的所谓“牛舔鼻鞋”,它比一般布鞋结实耐穿。袜子也多是用手工缝制的粗布白袜。形如短腰软靴,冬季则加一块包脚布。如今,自制粗布鞋已很少见,代之以细布平底鞋、胶鞋、帆布鞋、塑料鞋、人造草鞋、皮鞋等。袜子也由解放初期的棉线袜发展到各种花色的尼龙袜和尼龙丝袜。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