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间敬神历来多为普渡门,又名大道门。以敬佛为主,儒释道合一,见庙烧香,见神叩拜。农家各户都敬天神、土地神、灶神、门神、财神,甚至水井(青龙)、硙子(白虎)、粮囤(仓谷),所有传说的神仙佛祖都享受祭祀。城乡处处建庙,诸神林立,封建迷信活动普遍。凡虔诚敬神者,无统一组织,无加入手续,无严格戒律。不论在家庭神龛或佛堂庙宇,不论集中或分散,“烧个人香,还自己愿”。风俗化了的敬奉神鬼,形成稳固的民间文化现象,宗教意识根深蒂固,对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庙会为宗教迷信活动形式之一。城乡均有,会期固定,邻村相间,天数不等。有大戏、小戏(木偶、皮影),有打醮会、跳神会。以县城二月初二药王庙会和八月初二城隍庙会为最盛。连台演戏半月至一月。老幼咸集,人流如潮。赌徒猥聚,乞讨成群,醉汉横卧,无奇不有。大型庙会对繁荣商业,促进物资交流,开展文化活动有一定作用。 解放后,宣传破除封建迷信,动员群众拆毁神象,庙产收归公有。人们迷信观念逐渐淡薄,敬神活动大为减少。家庭供奉的神龛、牌位,村社原有的佛堂,自行停止公开活动。住庙信徒放弃神教职业,参加生产,自食其力。1959年4月,宣布取缔反动会道门,全县登记各类堂口27处,信徒1100人。神汉、巫婆、阴阳术士经过教育,大都改邪归正,洗手不干。县城二月二药王庙会改为物资交流会。乡间庙会逐渐取消,多在夏收后或春节,演戏娱乐,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民间仍有暗地敬神、讨药、送病者,多为老年人和妇女。他们留恋神灵,承接传统文化。乞求保佑平安,寄托各种渴望,以求得心理平衡。各级党政组织也注意贯彻宗教政策,允许和保护正当的宗教信仰活动。 附记:民国时期县城庙会(农历) 四圣庙 正月初一、十五庙会。 药王洞 二月初二逢会。 福神庙 二月十五庙会(土地祠、三官庙、狱神庙同)。 菩萨庙 二月初九寿诞,二月十九逢会。 岱山庙 三月初三逢会。 昭仁寺 四月初八(吕祖庙、白衣殿、观音庙同)、腊月初八逢会。 关帝庙 五月十三逢会。 娘娘庙 三月二十日、六月初六逢会。 马王庙 六月二十三、六月十九庙会。 圣母庙 七月初二阿姑圣母庙会。七月初七九天圣母庙会。 财神庙 正月初九、七月十二逢会(火神庙、太白庙、送子观音庙同)。 文昌庙 七月二十三逢会。 速报祠 八月初八庙会。 五圣庙 三月十五、九月初九逢会(三官庙同)。 城隍庙 八月十五、十月初一、腊月初八、腊月二十逢会。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