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衣着 本县不产棉,妇女不事纺织,历来衣着用布皆源于关中和陕南。对手工所织布称大布或土布,对机织布称洋布。建国前,民间男多穿对襟服,系腰带,女多穿大襟袄。男女均穿大裆裤。除年轻女子喜着印花布衣或红绿色衣裳外,成年男女均喜爱着蓝、黑、白色衣服。少数富商大贾男有穿长袍马褂,女有着短袄裙子者。贫穷人家皆鹑衣百结,衣不御寒。一些公务人员和少数学生有穿中山服(称制服,又叫操衣)者。南片诸乡衣着有南方特色,男女皆用帕子裹头,衣长衫,足蹬草鞋或麻鞋,冬季用羊毛练子裹腿脚。 建国后,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城镇、农村普遍流行中山装,且最喜蓝色。中青年妇女,改大襟袄为对襟衣,也有穿翻领衫和裙子的,昔日的大裆裤在逐步淘汰。但到“文化大革命”时,由于极左思潮影响,把人们追求衣着的美观新颖,视为资产阶级思想,把穿花衣裙,视作“作风不正派”,甚至有的人为此遭到斗争批判。为此,一时间,不论男女老少,衣着则又陷于单一化和单调化。老年人继续穿过去的老式衣袄;青年男女,都以穿军绿色“红卫兵”服、戴军帽为时髦,甚至一些青年女子,也在腰间束上皮带,以示其“不爱红装,爱武装”;职工、居民则以中山服为主要服装。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人们把追求服装的美观大方,视为正常行为。随着国家纺织工业的发展,原来粗糙、质差的土布、洋布,已为牢固、美观的化纤织料所代替,因此人们的衣着服饰普遍有了改观。西装、皮鞋,在职工、居民和部分青年农民中已很流行;各种色彩、款式的女装、童装成为城乡妇女、儿童竞相选购的衣物。大城市出现的新潮时装,在双石铺和龙口镇很快就可看到和买到。 第二节 装饰 民国前,本县城乡,未婚女子皆梳独辨,结婚女子于脑后绾髻,称纂纂。有的年轻妇女,在额前梳一留海或将一绺头发抿于耳后,称作美人穗。一般妇女都爱戴手镯、耳环。已婚妇女喜在纂纂上插钗子和泡针。此类饰物多为银质或镀银物,有钱妇女也有戴金质的。民国后期,城镇妇女和女学生,开始有将独辨或纂纂剪为短发的,时称剪发头。建国后,除老年妇女外,一般中青年妇女都将头发剪为短发,也有梳双辨者。50年代,城镇妇女有烫发者。“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责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烫发遂绝。1978年后,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烫发又在城镇和农村流行。 第三节 饮食 小麦、包谷(玉米)为本县主要粮食,城乡各有传统烹饪方法,花样繁多、各具风味。凤州、红光、河口、双石铺、龙口一带的包谷沫糁、搅团、河蚂鱼、臊子面、麻食子;平木一带的包谷糊糊,瓦房坝、温江寺一带的包谷蒸饭,都具特色。凤州、双石铺、河口一带,早饭多吃沫糁,放进洋芋,为洋芋沫糁。午饭一般为连锅面,逢年过节或招待来客,多吃臊子面,也有吃大米蒸饭的。包谷面粉既可做搅团、河蚂鱼,又可蒸馍和粑粑。将搅团与少量麦面掺合,做成面条称为节节,佐以浆水汤,则别具风味。本县盛产洋芋(马铃薯),高寒地区洋芋质量尤佳。一些深山区,还以洋芋作主粮,冬季 全天食之。城镇一般将洋芋作菜用,如醋溜洋芋丝、洋芋片等。有些地方还用洋芋作汤圆、搅团、纥瘩和拔丝洋芋等。 荞麦是本县粮种之一,有花荞和苦荞之分。花荞面可做凉粉,是有名风味小吃,也可擀面条、摊饼子、打搅团。苦荞面味略苦,属热性,所做粑粑,味美色佳,别具风味,还有降低血糖作用,是糖尿病人保健食品之一。当地民谚:“好耍不过十七八,好吃不过苦荞粑”,足见其味道的佳美。 黄豆是本县杂粮主要品种。通常做豆腐、生豆芽。南乡农民惯于用豆浆掺合大米或包谷大糁煮粥,名叫合渣,味香富营养,且有清热降火功效。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