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麦是凤翔人的主食和主要商品粮,故历来重视小麦生产。在其播种、生长和收获期间,都有一定的习俗,为人们所重视。 烙油旋馍,祝愿丰收 逢播种小麦第一晌时,各家都要用小麦白面和菜油烙“油旋馍”,预祝来年小麦长得好,“旋窝倒”能够多打粮。此俗延续至今。 宽待“麦客”,富摞麦草 小麦收获季节,甘肃客人来支援本地割麦,多以白蒸馍、浆水细面条相待,并在住宿等方而提供方便。在碾打结束后,农村多以麦草垛大小标志丰歉。每遇丰年,种植面积较多者,约定时间磊麦草垛,亲邻相帮。干完活路,扫净院子,铺上席包,席地而坐,炒菜喝酒,猜拳行令,尽欢而散,为农家一乐。此俗在合作化后,为社、队集体娱乐活动。 “四、六” 忌日 凤翔县农家饲养家畜、家禽,皆有圈、笼。自古每逢农历四、六日,不屠宰,不出售,不交换。避“四、六不破圈,破圈不见面”的俗说。出卖或添置牲畜,还要给弼马瘟(孙悟空)烧香,此习合作化后革除。 “办割词” “伤心变产倩谁怜,契尾都要十字填,博得六房亲邻喜,齐来分用割词钱。”旧社会穷人出卖土地,是最伤心的事,亲邻不怜悯,事后还要分点在契约上画“十”字的钱(或由买地的人办酒席吃)。 雇工放债 是农村地主阶级剥削穷苦农民的主要手段。雇工有“长工”、“月工”,工钱叫“身价”。对雇工以姓氏称“×家”。佣工者社会地位低下,有病请人“顶工”代替或被解雇。贫民借债受重利盘剥,数年结帐,利倍于本,无力归还者,只好将土地或房屋佃卖,“出门借债值匆匆,子母相连算不穷。待到十年清一帐,田庐不认主人翁”。 办割词、雇工、重利债建国后已不存在。 羊头会 建国前,农村群众以村庄组织,护粮、护树、维护村族声誉。会首或长辈牵头主持,如有违犯者,按情节轻重,处以罚金,集体分享。建国后,五十年代,各村、社订有爱国公约。八十年代,为乡规民约,教育村民遵纪守法。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