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城乡居民,住房以村落、街道为依,独户散居者甚少。其民间住宅习俗如下: 院落 四周有墙的住人场所叫院落,又称院子、庄子。农村人的院落,一家一院,以间为宽度,以堵墙为长度。一间即一丈,一般以三间为一院;但也有两间或一间为一院的。一堵墙的长短不一,有7.2尺的,6.8尺的。前后能盖五幢顺房的为全庄子,不足者叫半庄子。民宅以土为墙,墙高有1.5丈、1.2丈、1丈,以丈墙为多,不足1丈的叫拦马墙。庄子的坐向,山区多住窑洞依山面水,少数人住房,亦按地形,无定向;而平原地区均以东、西、南、北定位,或坐东面西,或坐南面北,少有斜向。旧社会,有钱人三院五院,而穷人却仅占立足之地。解放后,国家对土地实行统一管理,对村庄、街道统一规划,新打庄院面积不过三分地,山区住窑洞的逐渐减少。 民房院落的组合:门房:是盖在大门口的房屋,顺坐向安置,前后檐流水。前檐为一道椽檐短,后檐为两道椽檐长。厅房:是筑在院中的顺房,前后檐流水,为四道椽,前后各两道椽长短相等。上房:居于院内厅房之上(后边),亦为顺庄建筑,为三道椽,前檐两道,后檐一道,两边流水。厢厦:也叫厢房。是一边流水的坡式房子,建在院中上房与门房之间或上房与厅房之间,竖于院子两边或一边。如庄宅南北方向,而厦房则为东西相对;穷家的住宅,只有厦房而无门房、上房,且房屋建筑质料低劣,设备简陋,厨房放在住室,锅灶连炕。中等之家有门房、上房或三间上房带厢厦。上房住长辈老人,晚辈住厦房;门房作为饲养牲口和磨房之用。富裕家庭,住房很是讲究,食、宿、宴客均分厅摆布,布置华丽。 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房屋建筑不断改进、变革,山区农民住窑洞者日益减少,茅草舍已经绝迹。平原地区,大都为独家一院,砖木结构较为普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农民住宅条件有了明显的变化,山区土墙瓦房基本代替了窑洞,平原出现了水泥结构的平房,一部分家庭还盖起了楼房,城镇居民盖三层楼的不少。砖砌门楼,玻璃窗户已普及到山区,房屋外表粉饰、室内摆设都趋于现代化。 房屋构造解放前,本县民房的结构,分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和茅庵三种。砖木结构:以石为阶,以砖砌墙,屋、梁、椽、檩、柱及门窗以上好木料制作(如松木等),其结构坚固,造型美观,为富豪之家的住宅。土木结构:以土筑墙,以砖作基,梁、柱、椽、檩多以杂木劣材代替,其门窗简陋,为一般居民住宅。穷家小户,无处栖身,以树枝搭架,木杆茅草上盖,遮风挡雨者叫茅庵或草舍。 住宅风俗农家水井,一般在前院一边,大门外之井,多为公用。厕所多置于屋后左侧的一角。 住宅要选基定向:谓向东、向南为“向阳”。民谚说:“有钱难买路北房,冬天暖和夏天凉”。对地形地势也很讲究,民谚有:“前低后高,辈辈英豪”;“依山面水”的说法。 院落植树,以石榴、杏树、椿树、榆树为吉祥树(忌枣树和梨树不在一块栽)。 盖房奠基,择吉动土,过去请风水先生,现在以农历三、六、九日为吉。上梁、立柱要鸣炮、贴红对联、梁上挂红绸叫“梁喜”。从前梁上多写“姜太公在此大吉大利”或“吉星高照”。明柱上写“青龙抱玉柱,白虎架金梁”的对联。解放后有人在梁上写“五星照耀”,柱上写:“立柱不忘共产党,上梁感谢毛主席”。现在有人写:“基石奠定擎天柱,双手高架创业梁”,横额是“福在其中”。上梁之日,亲、友、乡邻帮忙上梁,主人设酒宴招待,来人有份,坐地畅饮。 房屋落成后,择吉日入宅。一般选农历三、六、九日太阳出来前,以占早利,在鞭炮声中,家里每人执一件灶具放入新灶房,然后搬迁其他物具。村镇干部租借别人的房子。搬迁时亦有仿效农村的风俗,放鞭炮,贴红对联。这天,相好的亲友都来帮忙搬迁,主人设小宴以待,称之为“乔迁之喜”。在本县农村“迁家”风俗,由来已久,即在主人迁入新屋或分家徙居之后,亲友按约定的日子,携带买好的灶具、家具(如碗、壶、桶、盆、锄、锨等)前来庆贺,资助所需,主人热情接待,以谢亲友赞助。这本是一种有益的活动,但近年来,城乡居民在盖新房后,村院中人在庆贺中,大肆操办,鼓乐喧天,电影助兴,主人杀鸡宰羊,大摆宴席,竟有花费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之多,名为哄房,实属借机大吃大喝。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