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日,鸡鸣即起,祀拜家宅诸神,点烛上灯,焚香化表,鞭炮轰鸣,有“爆竹一声辞旧岁”之说。大村庄亦有聚会祀神之习,仪杖蔽日,锣鼓喧天,游庙进献,香烟广大。 是日,为家祭例日之一。清晨,纷纷烧香祭祖,幼辈拜长者,亦拜族人中长辈,称为“拜年”,各家备有茶点以饷拜客,小孩则受赐以钱、糖果等。 乡民祭神至初三日撤祭,祀祖则多一日,俗称“神三鬼四”。 大年早饭多为臊子面、饺子,意取吉祥、团圆不破之意。并有相互赛早之俗,黎明就开饭,意在新的一年里,万事争先。初二、三、四诸日,互访亲友。 建国后,年前“扫舍”之风更浓。师生、师徒间多以年画、贺年片相赠。春节期间祀神祭祖,磕头礼拜旧习渐被革除,封建迷信活动日趋止息。大年清晨,乡邻间多相互登门拜望,互贺新春。驻军和人民团体及当地群众多在年节时举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召开军民联欢会,开展文娱体育比赛,敲打传统锣鼓,收看电视节目,亦为备受欢迎的内容。 立春,俗称“打春”。因多在春节前后,故有纸糊春牛图聚众游街之俗。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兴尽将春牛图打烂,谓之“打春”。是日,知县于东关外先农坛地里亲手扶犁开耕。此俗至民国时渐废。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民间以发面蒸制鼠形糕,又颇似奶头,故名“奶奶”。糕中包糖、肉丁或油面,头部以黑豆、花椒子或高梁粒作鼠眼,供奉于祖宗及诸神堂前。 是日入夜,城乡遍悬彩灯,辉煌如昼,儿童持灯为戏。广放焰火,城镇尤盛,乡民称之为放花。元宵夜,金石震荡,灯烛辉映,人声鼎沸,爆竹连天。文娱活动有跑龙灯、旱船者,有演狮子、竹马者,亦有耍地社火和燃放天灯者。于欢庆之余,家人围坐一起,共食“元宵”,或用以祀供神祖。 次日,老幼妇孺多乐于荡秋千,叫“游百病”。意在经此一游,即可百病蠲除。妇女多喜欢于此日沐浴和洗涤衣物。旧时亦有官家“与民同乐”之举,即官衙开放,准许百姓漫游,县老爷、太太坐在高处,向人群投撒核桃、大枣等干果,以示“爱民”。 建国后,闹元宵之俗仍存,其规模更大,活动内容愈加丰富,社火、竹马、灯会、灯展、焰火、文艺演出、电视、录相投影等不一而足。“游百病”,乡民们多喜欢去五丈原诸葛武侯庙、周公庙等名胜处观赏古迹,饱览自然景色。 龙头节 二月初二日,俗呼二月二。传为龙王生日,民间都要炒食各种豆子,多以玉米豆为主,意取“金豆开花,玉龙释归”之意,亦用发面制作的棋豆等。女儿新嫁的人家,第一个“龙头节”要给女儿送豆子。 是日,民间习惯于开展一种幽默滑稽的娱乐活动,称“耍仪春”,俗名“抬懒婆娘”。表演者多为村里辈份最高或最低性格活泼诙谐、爱说爱笑的男人。一般扮演一对夫妇,丈夫头戴一顶脱边草帽,眼睛上画幅眼镜,嘴唇上粘两撇八字胡,纸糊一只大荷包,特制一杆又长又大的烟袋,用绳子系起来挂在脖项上,肩扛一把锄头,倒骑不备鞍鞯的毛驴,频频招手点颌,示意招呼懒婆娘跟他上地;老婆头戴一项破包头,左右两颊各画一公鸡头,两眼角用面糊点上眼角眵,挂一幅萝卜、雕成的大耳环,穿一领旧大衫,胸部给扣上一对牛揞眼,罩在大布衫下,腕戴葱白制作的镯子,半躺在一只大笸篮里,里面盛有核桃、大枣之类干果,由五六个小伙抬着走在后边,沿街嬉闹,村里男女老幼,无不凑兴。碰上年轻妇女,懒婆娘就抓一把干果扔给,随之说些令人捧腹的趣话;碰见新媳妇尤甚。整个大街沉浸在笑的海洋之中。嬉闹够了,然后把懒婆娘抬到荒僻处倒掉。懒婆娘要赖着跟回,众人嬉打不要,兴尽方休。意取元宵节前,人们尽情欢乐,妇女几无操持针工,碰上懒婆娘,正月已尽,但其余兴未消,仍眷恋过年光景,懒得动手。二月已值仲春,天暖地开,早是男耕女织的时节,若再怠惰下去,就会被人们唾弃,以便唤醒人们振作精神,勤奋劳作。此活动现已很少见,渐被遗忘。 清明节 多在三月,为民间家祭例日之一。人们多在日前祭扫先祖坟茔,或家长谒坟,或倾家拜墓。若坟有数处,则先长后卑。惟有新丧者,儿女则于前一月扫拜。俗称祭坟为“上坟”。旧日祭扫坟墓,多携冥镪烧纸香烛酒馔等祭品。每冢上压纸一张,以示此坟有主,且经子孙祭扫。若因事不及祭坟或墓地太远而不能前往者,即在门前十字路口焚化纸钱,并于纸钱上书定亡人名讳,以示专指。建国后,职工干部、学校师生作为年例携带花圈或花束,前往革命烈士陵园祭扫,寄托哀思。 端阳节 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民间各家多食油饼、油糕、麻花、粽子等。新妇娘家于婚后第一个端午节,须给女儿送食节馈,谓之送节礼。 是日,民间门窗皆插艾条,谓能避邪除病。饮雄黄酒,并以雄黄涂擦眼、鼻、耳等窍,盖取避瘴气远毒虫之意。还于拂晓去田野地埂采集远志、防风、柴胡、菊花、公英等中草药,并采摘桑、槐、楸等树叶,混合一起煎汤薰洗眼、手、脸,意亦求避瘴邪之气。儿童着新衣如过年,戴五色线合成的花花绳,身佩香囊。香囊俗称“香包”或“搐搐”,是以绸布制囊,中实棉絮,掺以香料粉末,制成各种型体,如狮、虎、鱼、鸟、蚂蚱或辣、茄、荷花之类,小巧玲珑,维妙维肖,体小不过两厘米,精制异常。 乞巧节 俗称七月七,相传为牛郎织女相会日。女孩子于是夜虔祀织女,呼为七姐。多以纸糊成七仙女形像,制作佳者,望之宛如生人。供物除瓜果、点心外,还有用面制成的刀、尺、剪、顶针等。礼祀已毕,群拜送神。未送之前,要掐“巧”。所谓“巧”,又名巧芽芽,是用清水浸生的豌豆芽,佳者长至过尺,雪白如银丝。掐巧时,即将豆芽掐成小节,漂于水碗,看其影象何物,以卜巧拙。或刀或尺,或笔或墨,均尚可喜;若不成形,则感不欢。 乞巧祀神,事前由一家倡导,其他有女之家相和。事前若无预生之“巧”,即以绿豆芽或麦芽充代。女子乞巧时口诵《乞巧歌》,尚须给神焚化纸鞋。建国后,此俗渐渐消失。 中秋节 八月十五,民间多以月饼、西瓜、梨、核桃,大枣、苹果、石榴之类,于入夜献供月亮。合家团聚,围坐一起聊天赏月,待烛熄香尽,由长者将果品散给家人。是日,亦送节礼,多为水果、月饼。 重阳节 九月初九,俗称九月九。古以九代表阳数,九月初九即九九相逢,故称“重阳”,意取长久吉祥。深秋季节,秋高气爽,旧时雅士例有登高远眺之举。是日清早,餐点用罢,文人、乡绅多带上干粮,整好行装,各自选择游地,去名山高丘、古刹道观踏游,登高远眺,极目锦绣河山,寄思亲友。此俗现已不被人们所沿袭。 鬼节 俗称十月一,家祭例日之一。民间多于是日换穿棉衣,谓之换季,故亦不忘先祖。旧俗是日祭祖,除奠水酒菜肴饭食外,并焚烧纸钱、冥镪、冥衣,俗呼“送寒衣”。 冬至节 冬至日,俗称“鬼过年”,为民间家祭例日之一。民国时,民间多在是日礼拜先生,送暖鞋等,以示敬意。现已不被人们所重视,更不铺排设祭。 腊八节 腊月初八,早饭各家普遍食极稠的豆子小米粥,入以调料,佐以豆腐、肉丁、蔬菜等,俱名腊八,亦称“腊八粥”。 此日,民间多将腊八粥涂在果树上、墙壁上、门楣上,并特意让鸡、狗饱食一顿腊八粥,意取祝愿来年事事吉祥如意,五谷丰收。 人们多于前日晚,在院子中央放一碗水,内浸一只辣把(即辣蒂,取“腊八”之谐音),来日清早观看冰凸起的方位,以卜何方丰收。现在,此俗仍在农村广泛流传。 灶王节 腊月二十三,俗称“祭灶”。传说为灶君升天日,民家于是夜祀之。祭品为干粮、灶糖等,还要给灶君的马奉献草料,同时陈设香案。俗以灶君为一家之主,每年此日,灶君必升天向玉帝面奏一家人之善恶。唯恐背舌指责,故先以灶糖胶糊其口。 旧时民间多有稀男欠女者,为使孩子平安成长,常祈求灶君保佑,多许以猪、羊、鸡酬惠神恩,谓之“寄保”。待孩子长至12岁,便要赎身,于此日或杀猪,或宰羊,或献鸡,以酬前诺。意为酬谢神灵已毕,愿心已了,将孩子领回来自管。此日,亲友乡邻多来相贺,以衣、帽、鞋、袜为贺礼,兼为被赎身孩子搭红、鸣放鞭炮,主家须置酒肴款待贺客。此俗今渐少。 除夕 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是日,置香案,祀神主,贴对联,请门神。薄暮祭祖上坟,全家化纸叩拜。晚上,长者给小孩分赐年岁钱,俗称“坠命钱”;少辈为长者把盏敬酒,共同操箸享肴。全家围坐至深夜,有的通宵不息,谓之“守岁”。乡亲间多好聚集畅饮,妇女忙于来晨饭食。当晚起,各村锣鼓喧天。现在祀神祭祖已废,然“守岁”之俗仍存,给孩子赐散年岁钱之举益盛。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