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为什么把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叫“重阳”呢?上古时候的人常用“阴阳”来解释宇宙间各种自然现象。《易经》中以“阳爻为九,规定“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阳相迭,故名“重阳”。 重阳节的民俗虽然各地不尽相同,但登高、插茱萸、饮菊酒、吃菊糕普遍相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跟随得道成仙的费长房学道,主要想掌握阴阳八卦。一天,费道人告诉桓景“今年九月初九你家有祸”。桓景惊问:“如何才能禳避”?费道人说“初九为家人各缝绛色布袋,插进茱萸缠臂上,登高处饮菊酒消之。”桓景按此法行动,到初九这天的傍晚回家,果然“鸡犬牛羊一时暴死”,但全家老小都幸免了。从那以后。每当九月初九来临,不论朝延、官府还是民间,都要求全民插茱萸和饮菊花酒。重阳节就这样形成了。此后,许多地方志中也相继出现了大体相同的记载。如《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西京杂记》里说,汉武帝时,人们就认为“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酒,令人长寿。”可见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把重阳登高的活动同除邪消灾、延年益寿联在一起了。所以不少文人学士对这一习俗赋诗讴歌。王维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抒发了在重阳避邪中怀念故乡和亲属的真挚情感。崔曙的“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和郭振元的“辟邪茱萸囊。延年菊花酒”等句,都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重阳节插茱萸、饮菊花酒的倾心向往。 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重阳节的活动逐步增进一些新的内容。《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都城开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插菊花,用面粉蒸菊糕,还嵌以石榴子、板栗子、银杏和松子仁,相互赠送,谓之药糕,普治百病。《帝京景物略》记载,在明代都城北京,市民在面饼上星星点点地撒上大枣、黄栗,做成“花花糕”,于这一天接回出嫁女儿同食,所以九月九日也称“女儿节”。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