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农历腊月初八日,腊八。相传,腊八本源于佛教的“成道节”与佛教有关。腊月初八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祖成道节。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游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寻长老,访异人,苦修行,探求人生的究竟。他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时,由于此地荒僻,人烟稀少,加上酷热难熬。又累又饿,终于倒下了。被一位牧女发现后,急忙把自己所带的午餐拿出米,又舀来甘甜的泉水,燃火加热搅拌喂人释迦牟尼口中。牧女的午餐是各种饭菜混合在一起的杂合饭,里面有枣子、野果之类。片刻之后,释迦牟尼慢慢苏醒,精神振奋。他在尼连河洗了个澡,然后坐在菩提树下静思。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成佛即觉悟的意思)。此后每到腊月初八,群僧集会,诵经作法,喝腊八粥以示纪念。这一日诸大寺以八宗百昧和糯米煮粥。朝廷、官府也做大量的腊八粥对寺院僧侣施舍,民间百姓争相仿效。清代喝腊八稀饭盛极一时。皇帝、皇后、皇子都向文武大臣、侍从赐腊八饭。 腊八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天食“腊八粥”成为民间普遍的风俗。但要仔细研究,它与气候、节令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不无关系。 上古时候称“腊日”,时间为农历十二月初八。公元前的殷代称这一日为“清祀”,周朝改称“大腊”,把十二月叫“腊月”。历代的冬祭大都沿用汉代规定的“腊八”这一天。人们把一年中辛勤劳动所得到的果实全部收到家里后,为与祖先共享丰收的欢乐,就在这一天举行岁终祭祀。这一天吃的饭俗称“腊八饭”。按照我国的传统,腊八多吃稀粥,里边有酒米、豆类、花生、栗、枣、青菜和肉丁等,凑成八种。不但味香,而且极富营养。 巴山人食“腊八粥”的风俗,至今盛行。“腊八粥”,有“五味”,“八味”粥。即用五种或八种粮食煮成。如大米、糯米、各种豆类、玉米、糁子,面条(块)等。同时,再用大肉、豆腐、粉丝、山药、莲菜等蔬菜加调料,烩制成“臊子”,待粥煮至半熟时,将臊子倒进锅和粥一起煮熟即可。其味芳香,营养丰富。因是腊月初八日吃的粥,故称“腊八粥”。 过去,人们除要用“粥”敬奉祖先、粮仓外,家中主妇还要一手端碗,一手执筷子给天、地、山、林、河流、花草、雀鸟抛撒,边走边撒(树上抹一点、林中撒一点)嘴里边念道: 天地吃点腊八饭, 风调雨顺丰收年。 山林吃点腊八饭, 来年林茂果子繁。 河水河水吃腊八, 长流不断浇庄稼。 人们以此形式,冀望于来年的天道顺、粮丰收、林木茂、雀无害等心愿。另外,还要舀一大盆“腊八粥”冻起来,每天早上煮饭时舀一勺在新饭里,一直吃到腊月三十日。有“一年到头,吃用不尽”之意。 “腊八粥”风俗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从前,一户姓金的人家。男的叫宝娃,三十来岁,从小就好吃懒做,只知贪玩。媳妇叫腊花,聪明能干。但在那封建社会里,腊花怎敢管丈夫呢?宝娃不听腊花的苦劝,每天和一些酒肉朋友东酒馆进,西赌场出;卖田地,当家具,大肆挥霍。不几年,就把他父母留的一份家产踢塌光了。 这年腊月,眼看春节将至,有钱人杀猪宰羊,赶办年货。苦寒人家也碾米磨面,准备油盐。金宝娃的家里,却是米净面光,无有下锅粮。他看着冰锅冷灶,眼望流泪啼哭的媳妇,心如刀绞,悔恨不及。想着想着,不由得也哭了起来。正在这时,邻里乡亲们你端一升米,他送一碗面。有送豆子、苞米的,也有送蔬菜、油盐的。乡亲们语重情长地又劝导,又安慰,使得宝娃羞愧,痛心,表示要重新作人。腊花想了想,便煮了顿米、面、豆子,蔬菜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饭,永远记心间”。这天,正是腊月初八日。从此,宝娃下狠心改去恶习,克勤克俭,劳动过日子。后来竞成了有名的富户。为了不忘过去,每年腊月初八日腊花都要煮一顿“杂合粥”吃。人们将此事越传越神,成了脱贫致富的象征。每年腊月初八都煮“杂合粥”吃。年长日久,形成风俗。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