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开丧场”,是丧葬祭礼的开始,也是唱“孝歌”的开台锣。巴山地区的人历来重视骨肉之情,尤其对父母十分孝敬。当灵柩未安葬之前,丧主请来歌师、乐师(实际上都是民间艺人),以唱“孝歌”的形式悼念已故的父母,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当灵堂布置就绪,孝儿孝女静候在灵前,“歌先生”自大门外敲着丧鼓和铜锣、大铙而来。锣鼓一停就说:“哎!来在主家一层门,一层门上闹沉沉。烟雾缭绕不见人,有一只家犬守柴门。(锣鼓)哎!家犬你要眼明亮,我是主家请来的歌郎。闪开,闪开,站立一旁,我怀抱丧鼓,手提铜锣,走进孝家的丧场(锣鼓)”……这样的韵白是进几道门说几遍。如碰到门上的花草、树木、鸡、猫,门上贴的门画等都有说词。 “开场白”念毕,“歌先生”进了灵堂,孝儿孝女们才能哭出声来。这时,亲友们才燃香,烧纸、献供品。“歌先生”在锣鼓声中“开歌”。 哎!久不唱歌忘了歌, 久不撑船忘江河, 我虽不是撑船手, 抓住篙竿凑人多喏哎! (锣鼓) 哎!黑漆棺材当堂放, 孝儿孝女泪汪汪; 想起父母养育恩, 悲悲切切哭一场啊! (锣鼓) 在“歌先生”叙述了灵堂的摆设、孝子们的哀思情景之后,孝儿孝女们才开始唱“孝歌”和哭诉。 唱孝歌大致分三个程序,即开丧场、唱孝歌和收丧场。开丧场是丧葬祭礼的开端,亦即唱孝歌的开头歌。孝男孝女于黄昏时分守候在灵前,歌、乐师自门外敲着锣鼓进来,即兴编词,见啥唱啥,多从盘古开天辟地唱到大禹治水,再转到亡人身上;也可谈古论今,颂扬历代伟大名士,最后赞颂一段亡者患病期间儿女们精心护理,床前行孝的事迹。当然,对那些忤逆之子或媳妇,也不免唱上一段责备、训斥之同。 唱至正题后,就像一本戏进人高潮,常常一人主歌,别人插不上口。唱的内容多是《二十四孝》《目莲救母》《王祥卧冰》之类。如果唱累了,必须通过“交歌”的形式转于另一歌师。交歌、接歌都以韵白或独唱进行,总要各自谦恭一番。大约唱到午夜,暂停休息用饭。此时孝男孝女围着灵柩痛哭一阵,松弛一下紧张的情绪。哭毕便向歌、乐师敬酒递茶,以示谢忱。 唱孝歌如泣如诉,甚是悲切动人。除了孝男孝女自唱父母的养育之恩,前来吊奠的亲戚朋友也可即兴参唱。孝歌情思绵绵,感人肺腑: 亲戚唱: 亲家好像一条蚕, 吐尽长丝离阳间。 为儿为女吃尽苦, 创家立业汗流干。 只说你长寿享清福, 谁知你早早上了山。 幸有儿女能争气。 你就含笑在九泉…… 朋友唱: 几年没见老哥面。 今日见你闲了眼。 千呼万唤叫不醒, 你把老弟撂一边。 一对灯笼灭一个, 叫我怎不泪涟涟…… 儿女唱: 哭声爹(娘)呀不言语, 抛下冤家好孤凄! 自从孩(女)儿生下地, 爹(娘)就为我受委屈。 冬九寒天儿(女)尿床, 儿(女)睡干来你睡湿。 天晴出门你拿伞, 饱带干粮热带衣。 教儿(女)立站学走路, 教儿(女)读书学礼仪。 养育大恩何日报? 还不如和爹(娘)同路去…… 就这样轮番哭唱,一直延续到东方微明才收丧场。收凡请来的诸位神灵都得一一送走。送神的歌词大致如下: 金鸡叫唤天已明, 烧些纸钱送神灵。 一送天上赵太祖, 二送南海观世音, 三送桃园刘关张, 四送四大天王神, 五送五方老祖神, 六送果老六郎神, 七送天上七姊妹, 八送八大金刚神, 九送九天玄女神, 送十殿阎罗君。 送神时歌师执“引魂幡”前行,其他乐师持响器跟随抛撒纸钱,一直送到村外的十字路口结束。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