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哭嫁”,是巴山地区姑娘出嫁时的一种仪式和传统风俗,至今流行。 “哭嫁”,实是“喜嫁”、“哭里藏喜”的“唱嫁”。所谓“哭”,并非真哭。是用凄凉韵韵调“唱”。因用歌唱形式来表达、抒发出嫁者的心思和感情,故称为《哭嫁歌》。 事先,出嫁者要请两、三位“陪哭”的姑娘,以便在客多或出嫁者不爽快时候“哭”。就“哭”的内容而言,可分为三种。一是:“哭胞亲”,这是在喜期的先一天晚上或迎亲人未一到之前进行。“哭”罢父母,再“哭”兄弟姐妹。通过“哭”,叙述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未报,倾诉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难以割舍,拜托兄嫂要孝敬年老的父母,待好年小的弟妹等情思。“哭”时虽无泪,却声腔悲哀、韵律婉转、缠绵,如哭如诉,情意真切。例如“哭兄嫂”: 哭一声哥吔叫声嫂呀, 难割难舍骨肉同胞哟; 兄嫂待妹千般好, 为妹费心又操劳; 这大恩小妹还未报, 又得拜托二年高, 爹娘前代妹多行孝…… 二是“哭百客”。这里是,姑娘出嫁前两天,亲戚、朋友就要给姑娘送物品来(如被、单、衣、鞋等),群众叫“添箱”。出嫁者要逐人“哭”,用“哭”表示对亲人的谢意。 三是“哭迎亲”(又叫“哭冤家”)。这是在迎亲者到来之后进行,也是“哭嫁”的尾声。“哭”的调式与前边一样,但表达手法却不同。它是以“哭”、“笑”、“讽”、“骂”的反意来唱的。据说,出嫁姑娘的“哭骂”,实际是对迎亲者的欢迎和感谢。越“哭”的厉害,越是对“婆家”的爱。例如,“哭红叶”和“哭押礼先生”: 迎亲的来得实在早哟, 那树上鸦鹊还没回巢吔。 押礼先生象条牛, 走起路来慢悠悠, 有心喂你一把草, 怕你贪吃误时候。 红叶娘子油嘴狗, 吃了这头吃那头, 一根红线两头牵, 不是冤家不聚头。 迎新郎与“摆礼” 迎新郎就是招女婿。迎亲时由“红叶”和新娘的嫂子(被称为“迎亲娘子”)领着七个未婚姑娘(被誉为“七巧姑娘”)去迎新郎,取“七夕搭桥渡双星”之意。 “迎新郎”的“礼仪”简便。到男方家里之后,一切“礼节”都由“迎亲娘子”出面操办,如劝慰男娃的双亲,接收和清点“陪嫁”,邀请新郎娘家客人,催促新郎起程等。 在新郎起程前,要将“彩礼”一给男娃送的“衣物”摆出来让宾客观赏和评论;此举即称为“摆礼”。在摆礼和观赏的时候,双方还要说个“四言八句”。如迎亲者说: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穿戴衣帽,绫罗绸缎, 虽不够如意, 却也不失体面。 请亲戚朋友, 都来观看指点! 此时,男娃的父母若不说话,亲戚友人就会给出嫁者争讲“彩礼”,评论“礼物”不够好和不够厚。男娃(迎新娘时也有此举)的父或母若接着迎亲者说: 山高水不断, 花红绿叶垫。 开亲几年, 亲家费心又花钱。 礼物丰盛优厚, 儿子福份不浅。 有啥不周不到, 都怪我的差偏, 请大家多多包涵! 男娃的父或母承担了一切责任,亲戚、宾客们再不好挑剔啥了,只有赞好。这时,迎亲者便说: 肉煮烂了在锅里, 靴底烂了厚(后)补起。 二好合一好, 幸福到百年。 该穿的给新郎穿, 该捡的往箱子里捡! 莫误良辰,铺毡起亲。 亲戚六眷,请过去游玩。 这样一说,既催促新郎起程,又请了所有客。主家就收捡“陪嫁”,发亲了。 到了女家后,只要举行过结婚仪式,把新郎和新娘拥进洞房,这“迎亲娘子”和“七巧姑娘”就算了事。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