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芯子为韩城民间大型社火的主要形式之一,分抬芯子和背芯子,抬芯子以题目别出心裁,造型优美、惊险著称,城北村为其代表。背芯子以队形多变、活泼欢快而引人入胜,以北涧西村和新农村为其代表,因抬芯子各县均有,不再赘叙,唯背芯子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略予简介。 背芯子是将六、七尺长的铁杆,卡在背芯子人的腰、背上,至右肩部有一小横杆前伸,作为背芯子人的扶手。杆上端固定一小孩(也有少数固定两个小孩,俗称“双双芯子”),小孩经化妆、造型,便为芯子演员。背芯子者均身着黑斜襟长衫,头匝毛巾或戴方巾、礼帽,稍事化妆。表演时,锣鼓前导,背芯子者列左右两行,象扭秧歌一样,一边扭动,一边又不断左右交叉,变换队形。背芯子者要身架灵活,扎脚稳,腰劲足,并能把握好重心。因此,看背芯子,既欣赏小演员的天真、可爱,更欣赏背芯子人潇洒的步态和自如的舞姿。 韩城芯子极富人文色彩。出题讲究奇,制作讲究巧,破题讲究雅。奇,就是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所选题目,多出典故。巧,就是造型不落俗套,既险又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雅,就是在每堂抬芯子之前,均有一副文词隽永,书写飘逸的牌坊式对联,这副对联并不直述后边芯子题目,而是让观众从雅致含蓄的联语中去破题,背芯子虽无此类大型联语,但却在背芯子人的胸前挂一有关导具,或挂一纸牌,上书有关词语,让观众同猜谜语一样,去理解这堂芯子的主题。这样,每年出芯子,便给文人学士提供了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从出题到造型到破题,各村社的文化素质,便一览无余。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