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华阴曲子是个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华阴地方戏,其语言通俗,唱腔缠绵悦耳,最为群众喜闻乐见。它的渊源可以上溯到郑声,史载"郑人善歌"、"郑声淫谣",这和曲子的演唱特点有着某种程度的吻合。它的最初形态是"小曲",只是一种韵句的说唱自乐,俗称"念曲儿".后来逐渐加强了戏剧性和音乐化,转化为坐场戏,但演出还很随便,化装也较简单。演唱一般是由锣鼓开场,演唱者轮番出场念唱,配以伴奏,最后由锣鼓收场。随着演出艺术的发展,不久就出现了"走马".这种表演是以竹和纸制成马的模型,演者穿插于中间,双臂提着"竹马",随锣鼓节奏进行各种骑马的舞蹈表演,因此也叫"跑马",在舞台表演时随时穿插演唱。到了清时,有个叫张先生的生意人,对民间小曲兴趣很浓,他为小益和民间歌摇编了许多曲调,形成了张派,因张宇是"弓"字与"长"字相背而成,因此他的代表曲作就叫背弓,每个唱段着尾的曲调,都采用了"背弓"起,"背弓"落的连接形式。据传同时还有一个姓胡名月的人长期流落他乡卖唱,他搜集和改编了许多曲调。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称"胡派".现在曲调里的"困江龙""大凄凉"、"小凄凉"等调都是他编的,他的代表曲调就叫"月调",在唱法上采用的是月调起、月调落。后来,张胡二人相识,他们一面协同做生意,一面编唱歌谣曲谱,使两个流派合流。华阴曲子这时才真正形成了,它就是后来的迷胡戏。但过了几年以后,胡月出走失踪了,张先生四处打听找寻,但终无下落。由于这个原因,有人就附会说"迷胡戏"就是"觅胡".对于"迷胡"一词的来源,还有几种说法,一是说它集眉县和户县的地名而成。二是说它唱腔委婉,引人入迷,还有人说他是当年胡人入侵时,汉人用以麻醉胡人斗志的一种曲调,究竟怎样,还不能妄下结论。
有关华阴曲子的演员情况,据了解清光绪年间,有个叫张辅君的,他有整套的演唱娴熟技艺,后来带着两个儿子到湖北老河口逃荒卖艺。后来还有个张福彦,也成立了戏班子,由于演出是以家庭成员为团体,始称家戏。后来家戏又发展为"同乐会","同乐社"也叫"走马会",至此华阴才真正有了演唱团社。解放前华阴的主要"同乐会"有马村、司家村、寨子村、赵坪村、王道村、上洼村、南营村、武旗营、五坊村,桃峪口、上营、桃园堡、花家寨、东栅、土洛坊、西阳、滩子村、北洛、五里、北洼村、古城、南窑村、西王、亭子巷、北社村等三十多个,他们均能独立开台演戏。在这时期,相继也出现了一些颇有盛誉的艺人,如"一枝花"油糕旦,"黑牡丹"屯子,"高桥娃"启善,还有吴思谦、张忠义(锅罗)、宁寿娃、刘良娃、赵长河、崔春华等。解放后,华阴县成立了"革新剧团",开始只演秦腔,后来也趋向于迷胡剧演出。演出的"曲江打子"、"张连卖布"、"寡妇改嫁"等剧目一时轰动三秦大地,连连在省上获奖。当时的主要演员有张秀芳,姚振华、杜建兰等。到六十年代,华阴剧团改名为迷胡剧团,专演迷胡现代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造就了像雷开元,卫赞成等一些很有造诣的戏剧演员。稍后的有党安华、孙玉香等,他们的演唱也有一定的群众影响。[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