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神木县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神木县民俗风情:独立式窑洞

2009-9-4 11:18:14   来源:壶口情怀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独立式窑洞,顾名思义,与靠崖式窑洞的最大不同是,没有“靠山”,不能直接利用天生的黄土做窑掌,而是四面临空的窑洞,又叫“四明头窑”。其所以俗称“四明头”,就是指前、后、左、右四头(即四面)都不利用自然土体而亮在明处,四面都得人工砌造。由此可以看出,独立式窑洞实际上是一种掩土建筑。
  
  石拱窑、砖拱窑、泥墼拱窑和柳笆庵是独立式窑洞的主体形式,其力学原理和工作程序大体一致。由于地区的差异,显示出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操作方法。现分述如下:
  
  石拱窑石拱窑与赵州桥、卢沟桥以及现代大跨度的石拱桥一样,是一种利用块料之间的侧压力建成跨空的承重结构的砌筑方法,建筑学上称“发券”。这种侧压力民间谓之“夯劲”。石拱窑多在陕北北部和山西吕梁地区,作法也大体相同。自然也有选址和“看日子”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式动工后,先画线并按窑洞的负荷能力,决定地基的深浅并“拔地基”,然后按单数五、七、九层或更多层朝上砌地槽石至地平面。及至地面,则在左右两边砌窑腿。砌至平桩待扳拱时,开始支券(xuan)。窑券是石拱窑洞的模型。按照窑匠(多为石匠)师傅的设计,以粗细木料有类于梁、檩、椽的构架支成拱模。弧形的支架上以土填缝,拍打抹光即成。拱模就绪,人在上面可以走动操作时,即自下而上紧贴弧形拱模镶砌石块,砌不多几层,即同时朝两拱之司的窑腿上填土、夯打令之实。如此一层一层从两面砌至窑顶中线“合龙”。石头朝里的一面必须整齐,朝外的一面以发青绿色的花岗岩石片加楔夯实。
  
  灌浆伴以始终。窑腿每砌一两层即在中间插片石、灌浆。传统的浆是泥浆。取纯净的上好黄土就桶或大铁锅注水,经反复搅拌使土块完全消解呈糊状,一桶一桶地朝插片石处灌,泥浆沿隙下渗,直至灌满为止。窑拱部分亦如法炮制。泥浆经凝固“卤,,定石块,非常稳固。亦有灌石灰浆者;水泥普遍使用后则有的改灌水泥砂浆,更加牢固。
  
  一座院落无论起多少孔窑,在“合龙”时,顶部正中必须留一块石头,这是供“合龙II”用。关于合龙I--I风俗,另文专述。这种石拱“四明头”窑,合龙后经干燥到一定程度即可上掩土。掩土大约有1米~1.5米厚,陕北称作“上脑畔”或“垫脑畔”。据说,这样的厚度恰好给拱洞形成压力,令其越压越结实,又不致于荷载过重而坍塌。同时,这样的厚度可保证窑洞冬暖夏凉。
  
  窑顶土上足后,给予适当的镇压,然后做好女儿墙,挑檐,砌出流水石槽,供下雨泄洪用。但槽必须朝院子,以示“水不外流”,聚财。近期大多破除这种风俗,水朝后流,因为按约定俗成的“契约”,窑后有主家3尺(1米)的地界。
  
  传统的陕北窑洞“脑畔”多粗放,不做任何处理,令其专长荒草,多数是撒“秃扫”籽。‘‘秃扫’’是一种速生快长的黎科植物,学名“地肤”,初生嫩叶可食用,秋后成熟其枝干可以缚扫帚。此物耐干旱,吸水量大,完全可以吸收窑脑多余的水分,保证窑洞湿度适中。这与陕北南部地区之精细处置大不一样。
  
  "四明头"石拱窑在陕北和晋西相当普遍。长城以南,延安以北的广大丘陵沟壑区窑}同,除了靠崖式土窑外,主要是这种四明头拱窑。这种石拱窑大行其道,有下列几个原因:
  
  一是社会的发展。居民居住消费的增长使窑洞民居处在不断的进化之中。大体轨迹是穴居——土窑——石接口土窑——独立式石拱窑。20世纪90年代之后,更有长足的发展。时至今日,随着老少边穷地区脱贫步伐的加快,“饱”的问题在消费中比例下降,而“温”的问题则朝“衣”和“住”的方向发展,住的问题居于消费的首位。此亦合乎21世纪住房热的消费大潮流。
  
  二是传统习惯的影响。在民间传统习俗中,作为父母的夙愿是,给子孙留下“基业”。在旧时代,基业的含义是窑洞、土地和“硬器,,(金银珠宝)。50年代经过土改,又经合作化、“公社”制,原有的土地私有制已经解体,所有“基业”全集中在居住上。而人们在衡量“家底”时,主要看重的是居住条件。此亦成为风气。反映在婚姻上,窑洞的多寡及好孬是女孩“下嫁”的条件之一。不但女孩本人及家庭如是想,乡亲邻里亦如是看,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
  
  三是就地取材。沟壑区居民多在沟川区,基岩裸露,“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不是妄言。上好的石头不软不硬,既具支撑硬度和韧性,又宜于石匠切割雕刻,上好的黄土亦可就地取材,如此就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四是工匠和工艺优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在陕北北部各县,石匠是出了名的。寻常匠工,木匠、铁匠、画匠需请,而石匠几乎毋需请,家家备有锤、錾,多数人皆可称为“二把刀”,出众的石匠也很多,米脂县就有“石半县”的雅号。石匠讲究“锤子功”,要求窑面整齐,凹凸有序,全是硬工夫。而“流水细錾”则讲究匀称、细腻、精巧,一般是一寸二线,还有一寸四线者。这和多石及采石方便有关,从极其精细、造型优美的陕北汉代画像石中即可见出其石匠高超的技艺,这种技艺纵向传承了至少两千年!
  
  砖拱窑砖拱窑各地都有,但最典型,最具特色者为陕北南部渭北地区的砖拱窑。洛川原上因石头缺乏,又缺少石工,没有石拱窑,但得黄土这种生土建筑材料之利,烧砖箍窑甚为普遍。
  
  砖拱窑工艺却较特殊。首先是以石杵夯筑窑背墙。窑背墙非常厚,一般在三尺八寸至四尺二寸之问,颇合《周礼考工记》“墙厚三尺,崇三之”的祖制。不惜人力财力,不惜占了很大的耕地面积,筑厚达1米以上的背墙,这在别的地方是颇为少见的。一为结实,二为保温,三为防盗。因此也不能开后窗,认为不安全,但更重要的是怕“漏气”,聚不住财。这样,以石杵一层一层夯筑至窑拱加上窑背覆土的厚度为止。然后由窑匠在背墙上画一弧形线,此即窑之高低、宽窄和弧度尺寸。按此线延长,掘出地基,以到老土为止,谓之“拔巷”,然后下线砌地基,到一定程度则要“拍券”。
  
  券,音楦,即拱模。拱模大体有三种:土拍实心拱模,木支架空心拱模,拉壳子拱模。洛川原箍窑奇观则是在花大量人力,纯为以黄土填满的实心拱模,俗称“拍券”。根据划定的拱形线,人们担土堆在窑筒子上,窑之形状全依拱模定夺,窑之空间容积恰是拱模之体积。黄土自底部堆起,一直到顶。边堆边夯,务令其实,以免窑形走样。到最后,则以锨背拍打,既令其光,又求之实,经匠人尺量端详,修饰其面。拍好的实心土券呈半月形,浑圆光亮,尺寸丝毫不差,蔚为壮观。此即所谓“拍券摆砖一根线,全凭师傅的独眼功”是也。窑券拍就即正式进入箍窑的状态。就是把砖一层一层地靠券摆上去,名为“干摆”。此时方显窑匠的本事。从前到后砖缝必须是笔直的一线,而从左右看,又必须是错开茬口,以求整体的协调稳固性。这种做法有别于赵州桥而和卢沟桥的箍法一致。这一带的砖拱窑不讲究里面裹泥,砖缝始终外露,人们品评砖拱窑的结实、美观,就看其前后是否一线,左右是否错茬。外弧的一面以破碎瓷片(此间称作“瓮片子”)为楔楔紧。专用瓷片,为的是不腐蚀,不走样,又是废物利用。此一做法,与晋中砖拱窑相类。拱筒摆砖已毕,继而灌浆,至此,拱筒即告完成。
  
  砖拱窑上砖之后,则要“出券”,出券和“上窑背土”是一回事,也是一件极艰苦的事。旧时多雇苦力担之,故也叫“担窑券”。人们搭上木板,一担一担把窑券之土担上窑顶。但也有讲究,先上什么部位,上多少;再上什么部位,上多少,务使力量平衡,否则,窑顶之砖先向上冒起,然后塌下来,称为“冒顶”,前功尽弃。一般来说,窑券出空,窑背土恰好上就。这样,也就形成这样一个固定的公式:窑洞容积=拱模体积=窑背土体积。千百年来,主人和匠人都接受这种规矩,一成不变。这种实心堆积土券比较支券和拉壳子券来说,土工活特重,但被认为牢靠,整体性能好。
  
  砖拱窑箍就后要扎肩、挂掌、做吞口(安门窗)、挂面子。一般为长方形“胡墼”(土坯)砌成,草泥抹面。然后盘炕,打锅台,砌烟洞。因为是胡墼砌就,一般在拱头线以内半尺至一尺左右镶砌,以免淋雨,称为“藏面子”。如系砖砌窑面,则从拱头线外砌至窑顶,并有花墙护围。
  
  洛川原窑洞之高度、跨度和人深有一定的规程。经黎锦熙先生总纂的民国三十三年《洛川县志·卫生志》对此有精确的调查和计算:
  
  窑洞高三.三公尺乃至三·五公尺,宽三八公尺
  
  乃至四公尺,入深七(公尺)乃至七·五公尺,容积九六
  
  .五二五乃至一三五立方公尺。……窑洞中普遍住二人至
  
  五人,每人所占之空间,最多四八·二六乃至六七·五立
  
  方公尺,最少为一三·三乃至二七立方公尺,均较世界标
  
  准数一三乃至二。立方公尺为优。
  
  民间讲究以“丈’’论。而旧时市尺又较目前市尺略有出入。如此换算,大体说来,窑洞高l丈,宽1.2丈,入深2丈左右,大致其高、宽、入深是按1:1:2的比例箍就。这是民国三十年前后的调查。
  
  两种调查数字大体一致。民间规程是“宽多少就高多少,入深加倍”,这是出于牢固和光线两方面的考虑。两种数据调查和民间俗谚三者相契,可见,这些尺寸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久经考验而绝少变化的。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砖窑地基放开,院子所占土地面积不是按平方米算,而是以窑“眼”数计,谁家所箍砖窑的“眼”数越多,每眼窑的跨度越大,其所连带院子就越宽。这样人们尽量放大跨度,增加眼数,是为了多占院子地皮,有失控制,其牢固性亦尚待历史的检验。
  
  这种砖拱窑与陕北北部和山西中、北部的石拱窑相较,最突出不同是,后者“有粉擦在面子上”,尽量装点美化窑脸,即使是土窑,也争取挂个石面子而成为石接口窑。前者则不同,尽管是砖拱窑,但在旧时代挂砖面子的极少。如此,包括窑背墙、帮墙和院墙全系版筑。加上窗子小,一点也显不出是砖拱窑,给人以“不露富’’的感觉,显得封闭、保守。而只有进入室内,才从窑顶看出是砖拱窑。此间讲究内部不裹泥,以“清水”砖茬“亮相”。
  
  泥墼拱窑其原理与砖石拱窑相同。所不同者,材料上,彼为砖,此为泥坯;形状上,砖为长立方体,此为楔形立方体。从一平面上看,是呈同心圆的扇面形。土坯实为加草的泥坯俗称“泥墼子”。先是制成楔形木模,加草(普通为麦秸,务令其长而草筋适中)和成泥填入模中。去掉木模晒干即成泥墼子。泥墼子平面酷似编钟,其大体尺寸为外弧350毫米×斜边宽300毫米×厚65毫米。箍窑时,先制成与窑拱大小相等的半月弧形木制拱模,架于窑腿之上,从窑掌砌起,一圈一圈地朝前做,即成泥墼窑。因为用力不同,泥墼窑更注重背墙,有“砖窑靠帮,泥墼窑靠背,,的说法。窑背处理,有上土平齐与砖拱窑同者,也有为走水利计,上面覆瓦,外形呈房屋形者,还有做成弧圈形的薄壳拱顶,拱头线了了分明,不啻是一件艺术佳作。这种薄壳泥墼拱窑多在高原西北部的干旱地区,故能耐久。
  
  束条拱屋顶柳笆庵柳笆庵是拱窑的一种特殊形式,建筑学上的专用术语叫“束条拱屋顶”。特点是束条用韧性条材。主要集中在陕北长城以北鄂尔多斯草原地区。这是一种与砖、石无缘的特殊拱窑。先是打土墙或砌砖墙,迨至平桩部位,上绷柳笆呈拱型。柳笆系柳条捆扎成束,然后扳弯成弧形,两头绷紧固定在两边墙头。如此,一束一束地靠定绷过去形成拱洞,拱顶弧圈又间隔以椽和束条纵贯,与拱圈束条作十字交叉固定,草泥抹顶,拱洞两头砌墙或打土墙封实即成。但门窗则开于侧面,形成“枕头窑’’的制式。柳笆庵为贫苦农民和牧民的住宅,省工、省钱,顶轻,防震、保暖性能好。但特别要当心防火、防虫、防腐。此间农民、牧民在处理防虫方面有一诀窍:把柳条放在卤水中浸泡过,或以卤水喷洒,则可有效地防止虫蛀。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砖窑和楼板房所代替。
  
  束条拱屋顶笆庵其所以在鄂尔多斯大行其道,还和其建筑材料柳条就地取材有关。这种建材不是一般的乔木的柳枝,而是灌木的沙柳或红柳,文人诗文中多吟咏之。沙柳条长丈许,粗细适宜,宜于束条。沙柳和红柳又是防沙、固沙的传统植物,广植于毛乌素沙漠南沿。但沙柳和红柳有一个特性,那就是越斫越旺。长到一定程度如果不砍,则反倒枯死。所以,用之于绷柳笆庵与防沙、治沙,可以达到两相得宜枕头窑必为石拱或砖拱,但窑的容积特别大,用以作仓库及开会等。拱头可以封实,亦可迳开门窗,而更多的是一面窑腿上开门窗用以出入和通风采光。窑洞楼房在窑洞上再加一层窑,乃至两层,有的底层为窑,上层为房。

  
  最典型的窑洞楼房除了我们在第一章谈到窑洞的寿命时所提及的山西平遥县衙距今已有657年历史的大仙楼(见图3平遥县衙底层为砖拱窑洞的大仙楼)之外,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榆林梅花楼也已有550余年的历史了。该楼为典型的单檐双层歇山顶式砖木结构。上层三开间为木梁架结构,歇山顶置琉璃兽头,以飞檐翘角显示木构砖瓦楼阁的气势。而底层则是通堂砖拱大殿。所奇者,此砖拱建筑正面、北面和侧面由12根廊柱等距离支撑,形成四周回环外廊,与上层飞檐相辉映,虽未加维修,相当破败,但原汁原味,古韵犹存,反映了五百年前砖拱建筑的高超工艺技术和造型艺术。


编辑:秦人
关键词:独立式窑洞 
相关阅读
神木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神木县旅游景点:毛乌素沙漠 神木天台山
神木县旅游景点:壶口瀑布 神木县鸿门火井 神木县长城遗址(秦长城遗迹与明
神木县元代神木县城 神木县大柏油堡 神木县柏林堡
神木县永兴堡 神木县宋吴儿堡 神木县宋太和县址
神木县宋横阳城 神木县宅完门墕堡 神木县唐宋麟州城址
神木县汉圁阳县址 神木县班禅庙 神木县二郎山庙宇建筑群
神木县美食 更多
神木小吃:酿皮
神木小吃:羊杂碎
神木小吃:红碱淖水 神木小吃:炖羊肉
神木小吃:羊杂碎 神木小吃:粉浆饭
神木小吃:粉皮 神木小吃:碗砣
神木小吃:酿皮
神木县特产 更多
神木煤炭
神木大红枣
神木煤炭 神木大红枣
推荐信息  
·白河县元宵节
·石泉县春节玩狮子龙灯的习俗
·靖边过年窗花贴满窗
·宁陕栗树祭神习俗
·白河嫁娶风俗
最新更新  
·神木县民俗风情:靠崖式窑洞
·神木县民俗风情:鬼节--送寒衣节
·神木县民俗风情:窑洞的内部格局--灶
·神木县民俗风情:窑洞的内部格局--炕
·神木县民俗风情:窑洞的内部格局--烟洞
·神木县民俗风情:厨屋在窑洞组合中的权威地
·神木县民间文学:窑洞前立面格局和装饰
·神木县民间文学:窑脸
·神木县民俗风情:女儿墙
·神木县民俗风情:窑檐
·神木县民俗风情:拱头线和窗
·神木县民俗风情:窗棂纹样
·神木县民俗风情:窑洞的类型
·神木年俗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