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活眉眼树活皮,不活眉眼还不如驴 [CHAAD] “眉眼”,陕北方言“脸皮”之谓,也即官话“面子”也。国人爱面子,好面子,实为中国“国民性”之一。就连贫穷之至,低贱之极的阿Q,为了在未庄活出个“人眉人眼”来,虽现实不容,只好在自己的脑子里臆造出种种幻相,潇洒走一回。活脱脱现出“国人”好面子之态。 祥林嫂历尽磨难,身心倍受摧残,脸色日渐削廋。但最后是鲁四婶的一声大喝:“放着罢,祥林嫂!”祥林嫂精神才彻底崩溃。因为剥夺了她做“奴隶”的资格,“面子”(自尊)受到伤害!此痼疾虽多为有识之士所诟。但话又说回来,树无皮,则会枯朽,人无羞愧廉耻之心,则何异行尸走肉。君不见,谦谦“君子”公然剽窃他人成果者有之;攫利小人见利忘义不惜谋财害命造假贩假者有之;卑鄙小人为贪官谋权当众献媚溜须拍马令人作呕者有之;靓丽美女好吃懒做攀龙附凤甘做“小妾”、“二奶”者有之,诸如此类,不活“眉眼”,不要“脸皮”的人,越多则社会风气越坏。 人还是要顾忌一点自己的“眉眼”。 话说三遍淡如水 话语用来表情达意。意思表达清楚,一遍可矣。若要强调,两遍足矣。若一些话说过来道过去,啰啰嗦嗦,反倒使人麻木,何异喝白开水,淡而无味?俗话说:“事不过三”、“有个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当然,像祥林嫂一字不差一遍遍数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这样的话,那是一个母亲心灵重创后痛苦的宣泄,已是精神病态,另当别论。现实生活中,有些话不知讲了多少遍,可效果如何?君不见,我们天天讲安全生产,月月搞治理整顿,可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灾难事故扑面而来:煤矿冒顶、瓦斯爆炸、工地塌方、商场被烧……可见要少说实干、令行禁止,否则话说得再多,喊得再高,只能成“耳旁风”。 陕北秀才,别字布袋 此为讽刺陕北文人语。从前陕北贫瘠闭塞,文化落后,识文断字的人甚少。有些村子里甚至找不到一个识字的人,过年写对联,将小瓷碗倒扣,用柴棍蘸墨汁在两条红纸上画几个圆圈,代表自己的心愿。即便是秀才,也多识别字,还教诲弟子:识字不识字,多读半边字。故百姓用此语讽之。这是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所致。可如今,文化教育大大进步,进入了e时代,但如陕北秀才者大有人在。君不见书籍报刊中、影视字幕中错字、别字屡见不鲜。可有些出版人却振振有辞:“无错不成书嘛!”。有些名人为自己书中的错别字辩解:挑错别字的人是吃饱没事干。好像错别字只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这种观点态度将遗害无穷! [CHAAD] 落第的举子笑是哭,出嫁的闺女哭是笑 以反常说正常,寓正常于反常之中。科举落榜,人生大悲,本应号啕大哭,为何而笑?女孩出阁,人生大喜,本该喜笑颜开,为何而哭?看似反常,实为正常。书生十年寒窗,饱读诗书,一心谋求功名,不料屡屡不中。及华发染鬓,最后一搏,仍名落孙山,面对榜单,酸甜苦辣,齐涌心间。此时此刻,若其放声大笑,实已精神崩溃,旁人听来比哭更为揪心。女孩待守闺房,操持女红,谋得如意郎君。出嫁之日,念父母养育之恩,想夫家陌生之境,不由泪挂粉腮,掩面而泣。但其内心却是甜滋滋的,因为从此之后,她从一个女人姑娘变为人妻,开始独立过家庭生活。此所谓反差现象。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百年古树,盘根错节;古稀老人,絮絮叨叨,这是常情。但如何看待老人的絮叨,这是我们作晚辈的应该思考的问题。 可有些作晚辈的,对老人们的话或者虚与委蛇;或者充耳不闻;更有甚者,则会苛责老人多嘴多事,往往闹得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挺别扭的。 老人话多,原因恐怕多种多样。有时出于亲情,有时出于关心,还有的则是出于情感的需求。 儿女们即使成家立业,在老人们的眼里永远是“孩子”。他们总希望把自己浓浓的爱意倾注在晚辈身上,将人生的甜酸苦辣诉说给亲人。尤其在现代社会中,老人们退休后,虽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了,却多了一些孤独感和失落感,更需要在亲人身上得到安慰和补偿。 可惜的是,自从社会把大家庭瓦解,使小家庭蔚然成风,许多传统的家族亲情逐渐淡化。老人们认为是至理名言,晚辈们听上去是老生常谈;老人们的一腔热忱,得到的是冷漠的回应;长辈们执著地渴望理解,晚辈们往往忽略了老年人的情感“空档”,因而双方都痛苦、茫然。 “代沟”是存在的,两代人的生活观念和所处社会环境不同也是客观现实。假若双方都能设身处地或换个角度看问题,亲情的裂痕就会弥合。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生活常识阐述做人之根本也。灶膛生火,若炉灶内夯实劈柴,实难点燃。故先需抖虚劈柴引燃,再加柴炭,火势才大。此谓火心要虚。做人则要实,实在踏实。人心实,才能脚踏实地,不会弄虚作假;人心实,方能诚实守信,不会坑蒙拐骗;人心实,则会日有长进,不会停滞不前。人心一“虚”,就会浮躁。人一浮躁,就会急功近利,就会见利忘义,就会夸夸其谈。当今社会,无论官员还是平头百姓,都虚火太旺,得消消火!
编辑:秦人
|
|
|
|
|
|